工行杭州分行“普惠浙里行”系列⑦:径山喫禅茶 共富圆梦想

潮新闻·浙江日报 张佳琪 孟 文 于建平 郑 燕2025-04-14 01:59全网传播量10.8万
00:00
00:00
012025年清明前后,浙江径山茶采摘进入旺季,工行杭州分行以普惠金融助力茶产业。
02章锦涛作为“茶四代”,通过工行良渚支行100万元普惠贷款,成功改造自家民宿,成为径山村茶文旅产业的受益者。
03径山村围绕径山茶,走上茶文旅融合发展之路,2020年举办首届喫茶节,打响乡村文旅品牌,相关产品已超100余种。
04工行杭州分行设立乡村振兴办公室,全面调整优化县域机构和网点布局,2022年8月在径山村建成“兴农通”服务点,已完成整村授信工作,为500多户村民授信1500万元。
05通过“径山茶”文化载体,工行良渚支行与径山村村委会搭建沟通“连心桥”,2024年“径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5.69亿元,全村茶产业产值合计已超亿元。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刊登于2025年4月14日,浙江日报10版

禅茶一味,径山尽美。

清明前后,浙江各地春茶采摘进入旺季,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的茶农们迎来了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节。外形细嫩显毫,色泽绿翠,冲泡后汤色嫩绿明亮……径山茶,作为径山村的金名片和共富密码,已有12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这片蕴含着千年禅意的绿叶,在多方的共同呵护下,进一步焕发出新的韵味与魅力。其中,工行杭州分行以金融之“泉”,为径山茶的茁壮生长不断注入源头活水。近年来,工行杭州分行积极发挥国有大行的支柱和引领作用,在服务三农上,持续提升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覆盖广度和服务力度,做实做细“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

径山村,也是该行全面贴心的普惠金融受益者。“到径山喫茶去”的口号,在金融力量的加持下越喊越响亮。

春茶进入采摘旺季,工行杭州分行以普惠金融精准助力茶产业焕新升级。 杜晓明 摄

文化润茶香

茶魂代际传

今年30岁出头的章锦涛,是一位身兼多职的“斜杠青年”,他是“茶四代”,他的家庭也是径山村唯一一户五代同堂的人家。“我现在是余杭区径山镇专职网格员,茶忙季会帮爷爷一起打理茶园,也负责家里的民宿运营。”

2016年,章锦涛大学毕业,做过淘宝客服、商城运营,作为家中独子,他婚后不久便回了径山村,现在女儿6岁,太奶奶90多岁,一家五代人,共享同堂之福。

章锦涛家有5余亩茶园,目前主要由他的爷爷奶奶打理。茶忙时他们会雇人帮采,再送去茶厂进行炒制,平均一亩茶园可产15—20斤干茶,炒制好的明前茶可售1000多元/斤。

“我家是自建房,爷爷奶奶平常住在一楼,方便他们打理茶园。顶层被我装修成了民宿,平常出租给游客朋友。”

当初,在有了开民宿的想法后,章锦涛觉得老房子的风格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想“爆改”成时尚的样式。然而,建成心目中的理想民宿,需要不少资金,章锦涛一时犯了难。工行良渚支行的客户经理走访了解情况后,基于径山村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章锦涛的资信状况,立即审批了一笔100万元的普惠贷款,为他的创业计划铺平了道路。焕然一新的“锦燕客栈”敞亮又时尚,为前来径山村的游客提供了称心的歇脚之地。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围绕径山茶,辅以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文化资源挖掘等,径山村走上了茶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这些成果离不开当地对茶文化的多年打磨。

“我们现在说的是‘到径山喫茶去’,注意不是‘吃’,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径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俞荣华详细解读了“喫茶”的由来:“喫”的右边是契,由丰、刀、大三个元素组成,“丰收才能有的喫,丰收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丰收才能够实现成果大家一起共享,我们要喫得有契约精神,带大家一起走向共富,这也正是径山茶所追求的。”

2020年10月,径山村举办首届喫茶节,打响了“到径山喫茶去”的乡村文旅品牌。径山村也把“喫茶”做到了极致:游客除了能品尝径山茶外,还能参与采茶、制茶等茶事活动,体验宋代点茶,学习径山茶道,感受径山茶文化的魅力。

如今的径山村,盛名在外。据了解,径山茶相关产品已超100余种,茶文化变得“可感知、可带走”;头戴斗笠、身背茶篓的径山村代言IP“径灵子”频频火出圈,名字取自茶圣陆羽的号——“竟陵子”。漫山的“糙米金”,化成了带领径山村民走向共富的“金钥匙”。

工行在径山村委会大楼建成工银“兴农通”服务点,将金融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孟文 摄

普惠活水足

托举共富梦

一片叶子托起共富梦。

作为国有大行,工行杭州分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力银行和乡村客户满意银行为目标。2020年,工行杭州分行在上级行指导下设立乡村振兴办公室,并全面调整优化县域机构和网点布局,下沉重心,延伸“辐射力”,不断扩大乡镇区域的金融服务覆盖面,以工银“兴农”特色实践,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目标提供金融助力。

在径山,该行以金融服务为茶文化赋魂、为茶产业赋力、为茶科技赋能,在一片绿意盎然中探寻共富密码。

2022年8月,工行良渚支行在径山村建成“兴农通”服务点,将工行的金融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每周安排联系专员上门走访,了解当地村民的金融需求。

小小服务点,普惠情绵绵。

对茶农来说,有了工行的授信,就相当于钱包里多了一笔备用金。这笔资金不用时不会产生任何费用,有需要时可以随借随还,手续简单、利率优惠。据了解,工行良渚支行已完成整村授信工作,为500多户村民授信1500万元。

对于像章锦涛这样回村创业的年轻人来说,面对民宿改造这样的大笔资金,就不再犯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给径山村带来了满满的人气和活力,也为径山茶文旅产业注入了新动力。截至目前,工行良渚支行已为当地民宿贷款3100万元;支持茶厂两家,贷款530万元;为周边企业实现普惠贷款投放3900万元。

不仅如此,通过“径山茶”这一文化载体,工行良渚支行与径山村村委会搭建起了沟通交流的“连心桥”,联合开展兴农通“茶多分”积分兑换活动。该活动以村规明约为核心,对村民个人和家庭进行赋分,获得的积分可以用来兑换话费等奖品。通过村干部带头做,径山村形成了全民参与、踊跃争先的良好氛围,有效解决了一些整改难题。村民们还可以通过“兴农通”App参与村务处理、垃圾分类和农产品信息发布等,为农务和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金融服务的创新赋能,为径山茶的品牌提升提供了坚强后盾。

2024年,“径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5.69亿元。从卖茶叶到弘扬茶文化,径山茶这片“绿叶子”成了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推动茶农共同富裕的“金叶子”。

1000多年前,唐代茶圣陆羽隐居径山著写《茶经》,僧侣法钦禅师种茶供佛,“禅茶一味”成为径山的精神图腾。

一叶禅茶,香飘千年。如今的径山村,茶叶生态种植、精深加工、茶旅融合蓬勃发展,全村茶产业通过一二三产融合,产值合计已超亿元。工行杭州分行将继续携手当地500多户村民,合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让千年茶韵不断焕发新生。

相关新闻
工行杭州分行“普惠浙里行”系列⑥:执着 铸就专精
工行杭州分行“普惠浙里行”系列⑤:愿作楼宇经济的“阳光雨露”
工行杭州分行“普惠浙里行”系列④:托起“菜篮子”里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