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湾新区作为浙江省高能级战略平台,始终将平安建设融入发展血脉,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创新网格化管理,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让“平安”成为城市发展的最亮底色。
拧紧燃气“安全阀”
守护万家“烟火气”
“以前用液化气罐的时候,每次换气都特别麻烦,还总担心安全问题。现在管道天然气通到厨房了,用起来方便,心里也踏实多了。”近日,台州湾新区海虹街道经中路“家常小馆”的老板陈先生感慨道。陈先生的餐馆是经中路“瓶改管”工程的受益者之一。
为从源头上解决燃气安全问题,台州湾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大力推进“瓶改管”民生工程:先是对经中路餐饮商户进行全面摸底,工作人员挨家走访,详细了解燃气使用情况,建立动态台账;接着联合社区、燃气公司等,上门向商户宣传“瓶改管”的好处,比如安全性提升、成本降低、使用便捷等;又创新提出“334”资金分担模式,燃气公司减免30%、出租房东分摊30%、经营业主分摊40%,大大减轻了商户改造负担。
目前,经中路“瓶改管”一期工程已完成,二期工程也在稳步推进。这一项目成为全市首个整街推进“瓶改管”的示范,相关经验入选省建设厅优秀调研案例。
在燃气安全检查方面,台州湾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采用“执法+专家”模式,开展全方位隐患排查,尤其针对餐饮单位,着重检查液化气罐有效期、软管老化、减压阀损坏、燃气报警器安装规范等方面的问题。2024年以来,累计检查餐饮商户400多家,整改隐患120多处。有一次,执法人员在检查“美味食府”时,发现燃气软管老化、未安装燃气报警器,当场责令限期整改,并安排专人跟踪复查。
另外,针对耀江花园等12个高层住宅小区长期缺气难题,台州湾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联合燃气公司勘测管线、优化施工方案,采用错峰施工、分段填埋等办法,花了一年时间完成改造,让2000多户居民告别“扛罐上楼”的日子。
执法人员检查燃气安全
畅通破产“平安道”
激活发展“法治芯”
“真没想到还能拿回全部货款!”收到最后一笔债款的供应商王女士难掩激动之情。这得益于台州湾新区法庭创新推出的“预重整+债转股”机制,让某建材企业通过资产重组重获新生。“我们坚持既要算好经济账,更要守好民生线。”新区法庭庭长金翔在回访时说。
2024年,新区法庭与政府部门紧密协作,成功化解60多起破产风险案件。在某电子企业破产案中,法庭凭借专业法律知识,指导管理人科学评估、合理处置企业资产,通过公开拍卖、资产整合等手段,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让债权人获得较高比例清偿。债权人代表激动地说:“法庭的专业指导和高效工作,给我们这些债权人吃了定心丸,保障了我们的权益。”
这一年,新区法庭受理企业案件1129件,接待企业咨询2000多次,实地走访企业17家,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为精准司法提供有力支撑。
新区法庭在破产案件审理中,始终坚守公正严明原则,严格把控每个环节。债权审核阶段,法庭以严谨态度仔细复核每笔债权,严厉打击虚假申报,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同时,积极运用调解手段,将司法智慧与人文关怀融入案件处理。
在一宗涉及多家企业的破产案中,新区法庭主动调解,引导当事人寻求和解,创新清偿策略,最终实现100%债权清偿率,高效解决纠纷,促进各方和谐共赢。其中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调解不仅解决了眼前的矛盾,还为以后的合作创造了可能。”
2024年,新区法庭多次召开破产管理人会议,加强对管理人的培育和指导,完善竞争选任机制,探索履职保障制度,逐步形成法院主导裁决、政府协调联动、行业自律自治的破产审判综合配套新格局。
座谈会指导管理人优化资产处置
织密解纷“平安网”
绘就基层“和谐卷”
“原以为要打官司,没想到在社区就解决了。”赵某握着调解协议书感慨。她儿子被邻居家的宠物犬咬伤后,台州湾新区海虹街道矛调中心启动“三三制”调解。调解小组先通过调取监控明确双方责任:叶某作为饲养人未有效管控犬只,而赵某作为监护人对孩子监管也有疏忽。接着,调解员采取“分头释法+协同磋商”模式,向叶某解读动物防疫法中犬只外出须束牵引带并全程监管的规定,并向赵某阐释监护人责任。调解时,当事双方各执一词,叶某觉得孩子家长有责任,不愿全额赔偿,赵某则坚持让叶某承担全部费用。调解员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反复沟通协调,经过多次协商,最终叶某赔偿13000元,这起犬只伤人纠纷顺利化解。短短3小时内完成责任认定、3天促成当事双方达成赔偿协议,驻片民警老周说:“我们就像社区医生,把小毛病解决在挂急诊之前。”
2024年,海虹街道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713起,其中复杂纠纷166起,化解涉案件金额2255万元。街道不断深化“前端预警—多元协同—法治兜底”全链条机制,通过网格员、村两委、驻片民警等多渠道收集矛盾纠纷信息,整合专业调解力量,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创稳”转变。“调解过程中,我们始终以法律为准绳,确保结果公正合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街道矛调中心负责人说。
调解纠纷现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