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锦绣山水间 共绘新画卷 | 天台县:“治未病控源头” 赋能“善治名城”建设

    潮新闻 台州政法融媒体中心 葛薇薇2025-04-11 03:24全网传播量393
    00:00
    00:00
    01天台县近年来实施“九无”村居建设,平安指标大幅下降,诉讼案件收案数降幅全省第一。
    02天台县推行村级半月会商机制,定期分析研判矛盾纠纷,跨村调解小组成功化解多起矛盾,探索建立“农房建设安全报备制”。
    03天台县构建闭环管理机制,实行矛盾风险分级分类清单式管理,确保风险隐患清零,成州村多年邻里恩怨得到圆满化解。
    04天台县夯实共治共享基础,红色巡防队和平安志愿者开展大巡逻,龙溪乡全乡7个村全部实现“九无”,和合文化融入基层治理。
    05天台县通过“治村擂台”、普法宣讲等方式,将法治思想、文明之风播进村民心田,推动乡村振兴与平安建设相辅相成。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郡县治,天下安;乡村治,百姓安。村居是平安稳定的基石。

    近年来,天台县践行“治未病、控源头”的理念,实施以“无盗抢、无邪教、无毒害、无电诈、无交通亡人事故、无火灾、无溺水”等为主要内容的“九无”村居建设,常态化开展“平安扫雷”,以一地一域的平安汇聚成全县的大平安,奋力打造“善治名城”。

    自“九无”村居开展以来,天台县实现了万人诉讼率、诉讼案件收案数、矛盾纠纷总数三个大幅下降,其中诉讼案件收案数降幅全省第一,实现了平安乡镇(街道)满堂红,高分连创省“平安县”。

    推行村级半月会商,把风险隐患管控在源头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天台县充分发挥村社干部的源头管控作用,建立村社干部每两周会商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本村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以及“九无”村居建设中的问题,起底破解村社潜在风险隐患,压实村社一级平安建设主体责任。

    跨村调解小组成功化解三村矛盾纠纷

    赤城街道桃源社区位于天台县老城区,社区体量大,人口密集,情况复杂,纠纷时有发生。去年以来,社区充分利用“九无”村居建设契机,11名三委干部分片认领17个辖区网格的除险保安任务,社区每两周会商讨论辖区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将现存隐患分成18大类,定制“隐患动态百晓图”,实现“一图管全域”,让风险隐患跃然“掌”上。去年以来共调处矛盾纠纷190多件,社区实现“从乱到治”,让“问题清单”变“幸福清单”。

    前不久,石梁镇慈圣村一村民承建邻村村民房屋时发生意外事故,因责任认定问题,双方发生争执。慈圣村党支部书记陈新得知此事后,牵头组建跨村调解小组,通过“倾听诉求—情感共情—溯源定责—方案和解”流程,连线律师在线解读安全生产法,厘清各方责任,消除家属疑虑,最终妥善解决纠纷。之后,慈圣村探索建立“农房建设安全报备制”,要求对承包方资质、安全协议实行“双审核”,从源头上减少隐患。

    天台县还制定下发村社定期工作会商问题处置工作规则,将“九无”村居建设纳入“头雁领航·村村提升”履职考评和驻村(驻社区)干部考评管理内容,与其履职承诺考评、年度考核相衔接,并与经济报酬、党组织星级评定、评先选优等挂钩,以“小切口撬动大难题”。

    自“九无”村居实施以来,村社破解基层难点堵点问题1400多项,有效扫清了影响村社平安稳定的“坛坛罐罐”。

    落实闭环管理机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

    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重要的是要抓住“村居治理”。

    天台平安大巡防

    近年来,天台县探索推行矛盾风险分级分类清单式管理,建立健全流转、交办的闭环管理机制,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办、问题销号,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存量清零、动态清零、常态清零,为“九无”村居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台县街头镇将“九无”纳入“治村擂台”管理,将平安工作清单化,在每季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上通报当季“九无”村居建设进度,让群众“看在眼、记在心”,形成全镇29个村月拉练、季打擂、年总结的氛围。该镇成州村陈某莲与陈某明两户人家系邻居,因相邻弄堂权属问题产生争议。二十多年来,双方争议不断,积怨颇深。镇村两级干部多次上门实地踏勘、组织调解,但双方都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2025年年初,双方再起争议。该镇把这一矛盾纠纷的化解纳入该村“治村擂台”工作清单,组建由村干部、驻村律师及党员代表构成的化解小组,由村两委干部领衔组团化解。化解小组分头做工作,真实了解双方诉求,并探索暂停权属争议认定、暂停责任过错追究、优先解决民生急难的“双暂停一优先”工作法,推动这起持续多年的邻里恩怨得到圆满化解。

    在天台县泳溪乡,为推动12345热线来电件办理,该乡构建“一卡一专班一递进督办”闭环办理体系。“一卡”即线下全覆盖发放干群“连心卡”,推动“有事就地找干部”;“一专班”即每个来电件实行“分管领导+联村领导+业务科室+驻村干部+治保主任”专班包办,压实工作责任;“一递进督办”即每周一乡机关干部例会通报上周办件情况,每周五乡级平安分析会逐件研判,“因案制宜”破解疑难杂症。该乡1月以来热线来电件同比下降83.33%。

    去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700多件,化解率达98.28%,矛盾纠纷警情同比下降6.84%。

    夯实共治共享基础,把除险保安落实在网格

    每当夜幕降临,在天台的大街小巷,经常会看到红色巡防队用接地气的方言顺口溜,提醒居民注意用火用电、电动车安全,宣传禁毒、反诈等知识,增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和合调解团”“和合姊妹”等平安志愿者开展平安大巡逻

    让群众在平安建设中唱主角、站C位,这是天台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每年开展夏季、冬季平安大巡防活动,动员全县机关干部、村(社区)党员干部、“天台义警”、“和合姊妹”等下沉基层,加入平安志愿者队伍,全县分26个大巡区,每个巡区每天安排民警带领60名平安志愿者开展巡逻,让每名居民参与到“九无”村居建设中,形成“人人都是平安员、处处都是平安堡垒”的平安建设氛围。

    天台县龙溪乡组建了9支37人的巡逻队伍,每天对辖区重点部位和重点人员进行巡逻防控。同时,积极开展扫黑除恶、防诈反诈、反邪教警示教育、禁种铲毒等宣传活动,通过进机关、进学校、进村居等多种方式,有效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2024年全乡7个村全部实现“九无”。

    天台深谙“平安之根在人心”,将乡村治理和地方特色相结合,把和合文化融入基层治理,通过在乡村建设和合调解中心、和合法律服务站等法治文化阵地,多样化、常态化开展普法宣讲,将法治思想、文明之风播进村民心田。

    平桥镇张思村充分挖掘村内人文资源,将家风家训、历史故事融入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之中,用和合文化浸润人心,引导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办事依法找法用法的习惯,推动矛盾纠纷“案结、事了、人和”。村里的许某与陈某户因建房高度问题产生纠纷,后因相邻空地再次发生争执。村里的“和合调解团”及时介入,以集体的名义将该地块征收,通过“共享院落”的方式分配该地块,最终双方矛盾顺利化解。

    从“头雁领航”到“闭环管控”,从“治村擂台”到“共治共享”,当“九无”从目标变为日常,乡村振兴的答案或许就藏在山水间的平安底色里。平安建设驰而不息,天台的治理实践持续迭代,“和风”奏响善治曲,和合之地,生生不息。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锦绣山水间 共绘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