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衢州市衢江区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治痛点、攻难点、通堵点,系统构建具有衢江特色的平安建设体系,形成全方位防风险、全领域保安全、全过程护稳定、全要素促发展的强劲态势,推动“平安衢江”建设迈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护航高质量发展。
“机制+文化”激活治理新动能
“工资拖了半年,我们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帮我们拿到了,太感谢了!”拿到拖欠许久的工资,衢江区某村村民徐某握着“6070矛盾纠纷调处团”成员章利华的手感谢道。
在衢江,像章利华这样有威望、有热心、甘奉献、爱调解的“6070调解员”共有1241名。他们主要是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调解员,以及60岁、70岁左右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干警、老模范等。
目前,这支队伍占全区调解员数量的七成,遍布全区所有镇村,为无数镇民村民调解了数不清的矛盾。这是衢江区深化“区乡民情直通车、日清日结、6070调处团”等赋能社会治理载体,闭环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缩影。
当地还根据城区和乡村的不同需求,个性化推进调解室建设。区级层面,主要解决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重大矛盾纠纷,打造移动式多元调解室。乡镇层面,分为城市版和乡村版,其中乡村版以“5+1+X”模式整合镇村干部、民警、网格员等力量,一辆车随时随地上门为群众调处纠纷,做到“有事当地了”;城市版以樟潭街道“1890”城市治理中心为载体,按照“1310”快速响应机制,即时处置各类矛盾纠纷。
2024年,全区矛盾纠纷化解质效跃升至98.24%,群众满意度、安全感长期保持在98%以上,获评2024中国社会治理最佳进步县(市、区)。“民情直通车”这一做法,还入选了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
衢江区“民情直通车”调解现场
“智治+善治”筑牢民生安全网
去年8月,云溪乡发生一起民房起火事故,已经入睡的独居老人被烟感报警器的警报声惊醒后成功脱困。这次成功避险的背后,是当地构建的“安居守护”智慧系统在发挥作用。
近年来,衢江区创新开展平安建设“除险清患·固本强基”十大专项攻坚行动,针对独居老人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全面实施“安居守护”民生工程,动态预警、排查、处置各类涉老风险隐患。当地投入500余万元,为独居老人住所安装烟雾报警器、人体红外感应器、智能门磁、智能手环等感知设备,实时监测独居老人居家活动情况,精准掌握老人心率、跌倒、定位等关键信息,确保独居老人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即可一键呼救,实现快速响应与联动救援。
同时,全面排摸登记独居老人基本信息、居住环境、身体状况、社会保障等情况,动态形成清册,并重点聚焦老年痴呆、身残体弱等“关键少数”,分类制定“一人一策”,精准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检测、疾病预防、家庭急救、代购生活必需品、心理保健等18项个性化服务。
据统计,去年衢江区有效刑事警情数、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31.43%、29.57%,治安类警情数、案件受理数同比分别下降7.84%、11.65%。同时,当地聚焦金融放贷、教育、市场流通等行业,平稳完成46个重点隐患整治;重拳出击严打“五霸”,接连破获2起大案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4名,成果获省市高度肯定和群众点赞好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