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引进“稻蛙共养”项目促增收,但最近此起彼伏的蛙叫声“实在受不了”

潮新闻 记者 黄玉环2025-04-10 07:42全网传播量1.2万
00:00
00:00
01钱塘区春园村引进稻蛙共养项目,青蛙交配季节叫声扰民。
024月10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养蛙田地距村民居住地近,蛙声不绝于耳,村民反映强烈。
03村委初衷是通过生态养殖带动就业致富,未料到产生噪声污染,已采取措施缓解,并计划搬迁养殖地。
04蛙声在繁殖期集中,持续1至2个月,喂药可减少叫声。
05村民期待更多解决蛙声扰民的好办法。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春日,草长莺飞,万物活跃。

晨起听窗外鸟鸣啾啾,夜半闻稻田蛙声一片,生活在这样鸟语花香的意境中,自然是一种美的享受。不过,如果鸟鸣蛙叫的声音太大,可能也会成为一种烦恼。

钱塘区春园村的村民就有这个困扰。

村里引进了稻蛙共养项目,最近,到了青蛙交配的季节,夜晚的蛙叫声格外密集,实在有点遭不住。

“每天晚上,躺到床上一闭眼,耳边就是呱呱呱的叫声,睡不着,根本睡不着!”有村民找到了潮新闻“记者帮”。

春园村的“稻蛙共养”项目 记者 黄玉环 摄

4月10日,记者来到了春园村,村庄中央有一大片田地,被用来种稻养蛙。养殖户在田地上挖出了一个个坑洞,用绿网合围起来,稻谷和青蛙就能在里面和谐共生。

透过绿网可以看到,眼下有不少秧苗已经抽穗,风一吹窸窣作响。一旁的田埂上,蹲坐着成群的青蛙,不时蹬地起跳、穿过稻田。

因为青蛙的数量庞大,“呱呱”声不绝于耳。养蛙的这片田地,距离村民居住的地方也很近。

田埂上都是青蛙 记者 黄玉环 摄

一位路过的村民说,这个项目是村委去年开始实施的,养的是食用蛙,“去年可能是小青蛙还没长大,大家感受不深,今年春天青蛙进入交配期,晚上呱呱呱的,刚开始还觉得挺有田园气息的,但每天晚上都被吵得睡不着觉,时间长了实在受不了。”

记者联系了春园村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原先村里引起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为了用这种“生态养殖”的模式,带动村民的就业致富,没想到会产生“噪声污染”。

(白天依旧能听到蛙声)

“接到村民反映后,我们请专家来看过,蛙声主要集中在青蛙的繁殖期,通常持续1至2个月,可以通过喂药的方式减少。我们实行了一段时间,现在情况已经有所缓和。后续会考虑把养殖地搬到离居住地远一点的地方,解决蛙声扰民的问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的叫声,常常被认为是夜晚的一种乐曲,有些人还专门跑到郊外或山区,在静谧的环境下,聆听青蛙的叫声。

不过从深夜到凌晨,一刻不停地叫,对睡眠不好的人来说,确实也是一种折磨。

对于蛙叫声,您有什么好办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21)
Philosophy · 2025-04-10 23:05 · 浙江温州回复
晨起听窗外鸟鸣啾啾,夜半闻稻田蛙声一片
潮客_23c8hk · 2025-04-10 12:20 · 浙江杭州回复
稻蛙共养促增收,噪声污染却让人头疼,平衡发展和生活才是关键,为村民健康发声!
潮客_24qwxg · 2025-04-10 12:19 · 浙江杭州回复
稻蛙共养是好事,但蛙声太大确实影响休息,建议科学调整养殖区域,村民增收也不能丢了睡眠!
初凉的初夏夜晚 · 2025-04-10 12:00 · 浙江杭州回复
田园生活也有烦恼啊,蛙声虽美,但每天被吵醒可不行,期待村委拿出更好解决方案!
潮客_u4khyv · 2025-04-10 11:59 · 浙江杭州回复
蛙声一片听着挺美,可天天晚上呱呱叫真受不了,希望村里能早点解决这个噪声问题呀!
勇气百分百 · 2025-04-10 11:52 · 广东肇庆回复
凡事都有一个度,青蛙进入繁殖期,是几何级增长,只能减少数目了。
潮客_s6puhm · 2025-04-10 11:40 · 浙江杭州回复
给青蛙喂药减少叫声?这方法靠谱吗?感觉还是搬远点更彻底,大家怎么看呢?
史努比dog · 2025-04-10 11:35 · 浙江杭州回复
建议给青蛙发个“深夜静音倡议书”,求安静
潮客_2c8whp · 2025-04-10 11:25 · 浙江杭州回复
村委会想法不错,但没考虑到实际影响,引进项目前多听听村民意见就好了,双赢才最重要!
潮客_24qwzv · 2025-04-10 11:25 · 浙江杭州回复
生态养殖固然好,但扰民问题得重视,换个地方或者控制数量都行,不能让好事变坏事!
潮客_3kbght · 2025-04-10 11:10 · 浙江杭州回复
原来以为蛙声是田园浪漫,没想到变成“催命符”,睡觉都成奢望了,真心希望尽快改善!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