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浙江日报丨越城:长护险织牢民生保障网

    潮新闻 王佳 赵倩2025-04-10 01:02全网传播量1162
    00:00
    00:00
    012025年1月1日,绍兴市越城区正式开启长期护理保险,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难题。起步阶段,每人每年筹资90元,其中职工个人承担45元,城乡居民个人承担30元。
    02绍兴市越城区李女士的母亲因长年患病卧床,生活无法自理。得益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李女士的母亲经评估后享受到了居家上门护理服务,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每月享受规定时长的专业护理服务。
    03为推进长护险政策平稳落地,绍兴市医疗保障局越城分局组织5场长护险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会,帮助护理人员掌握42项护理服务项目标准,全区共纳入定点护理机构13家,护理人员达322人。
    04自2月开启待遇以来,绍兴市越城区已有300余名失能人员享受长护险福祉,累计居家上门护理2194次、机构内护理3585次,长护险制度在越城已实现全覆盖。
    05越城医保分局计划进一步开展“敲门送政策”专项行动,深化护理人员服务标准化培训,并加大护理服务的监管力度,规范长护险基金使用,为失能群体提供更专业、更精细的照护服务。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1月1日,绍兴市越城区开启长期护理保险,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相应护理服务。今日出版的浙江日报对此进行专版报道。

    “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大大减轻了我的负担,还能让老人安心接受专业护理,真是一场‘及时雨’!”绍兴市越城区沥海街道的李女士欣慰地说,年迈的母亲长年患病卧床,生活无法自理,需要自己时刻陪伴照料。今年2月,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送来了好政策,解决了母亲的照护难题,李女士一家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

    长期护理保险是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难题而推出的重要社会保险制度。2025年1月1日,绍兴市越城区正式开启长期护理保险,起步阶段,按每人每年90元的标准定额筹资。其中职工个人承担45元,城乡居民个人承担30元。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或因年老失能的参保人员经评估专家现场评估后,认定为重度失能的就可以享受相应护理服务。

    根据规定,绍兴市重度失能人员可以选择机构护理和居家上门护理。选择在长护定点机构进行机构护理的,最高支付限额按重度失能I级、II级、III级人员分别为40元/床日、50元/床日、60元/床日。选择居家上门护理的,根据失能等级享受规定时长的护理服务,重度失能I级、II级、III级人员分别为每月不超过20个小时、25个小时、30个小时。

    “护理人员都是持证上岗的,像洗头、理发、剪指甲这些护理服务,比家属做得更细致专业,我们做子女的放心,母亲自己也高兴!”李女士说,决定让母亲享受居家护理后,护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立马帮忙提交了失能等级评估申请,几天后便有专家对其进行失能等级评估,今年3月初母亲就享受到了上门护理。

    为推进长护险政策平稳落地,绍兴市医疗保障局越城分局(以下简称“越城医保分局”)组织开展长护险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会5场,全区13家护理机构200余名一线护理人员参加知识技能培训。培训采用“理论精讲+场景实操+互动答疑”的立体化模式,帮助护理人员全方位、系统性、规范化掌握长护险42项护理服务项目标准,全面提升越城区长护险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越城医保中心副主任徐演介绍,目前,长护险制度在越城已实现全覆盖,全区共纳入定点护理机构13家,护理人员达322人。同时还组建“基层医疗机构+专业医护团队”失能等级评估专家库,对770余名失能人员进行上门失能等级评估,其中630余人通过评估,整体评估通过率达81.81%。自2月开启待遇以来,已有300余名失能人员享受“长护险”带来的福祉,累计居家上门护理2194次、机构内护理3585次,“老有所护”“病有所护”逐步变成现实。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开展‘敲门送政策’专项行动,通过流动宣传点、专线咨询等方式,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持续深化护理人员服务标准化培训,打造更专业、更精细的服务团队,为失能群体构筑更安全、更有温度的照护防线;加大护理服务的监管力度,规范长护险基金使用,切实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实难题。”越城医保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