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红船观察丨迎来全省首家,看嘉兴如何炼就“氢”功?

    潮新闻 记者 李茸 通讯员 林龙晋 张会锋 范力洁2025-04-09 03:17全网传播量7.4万
    00:00
    00:00
    01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上榜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名单。该中心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牵头,是省内唯一省级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将聚焦氢能装备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02嘉兴作为浙江省首批发展氢能产业的试点城市,已聚集42家相关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其氢能交通综合创新应用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专项试点,整体发展水平和示范应用程度领先。
    03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具备雄厚的产业和科研实力。牵头单位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资源,已建立多家氢能领域研究平台。嘉兴此前已成立多个氢能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04创新中心落地嘉兴后,将吸引全国各地企业加入,推动氢能产业提能升级。中心实行“公司+联盟+专家委员会”运营模式,正集聚全国行业头部资源,计划建设四大基地,推动氢能产业化进程。
    05虽然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具有优势,但也存在科教资源薄弱、产业规模偏小等劣势。在全国氢能领域的竞争中,需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前行。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科技园

    近日,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名单公布,全省5家上榜,其中一家是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牵头的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也是浙江省唯一的省级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

    那么,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什么来头,为何落地嘉兴?将给嘉兴带来什么?嘉兴又将如何发力?

    (一)

    浙华(嘉兴)氢能研究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运营实体,董事长鞠全告诉记者:“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将聚焦氢能装备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电解水制氢、储运技术、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全力助推浙江省制造业强省建设,推动我国氢能产业的创新发展”。

    看似普通的一个创新中心,背后的“野心”却不小,凭什么?

    首先是雄厚的产业实力。

    作为浙江省首批发展氢能产业的试点城市之一,从2018年起,嘉兴就利用丰富的石化工业副产氢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布局氢能产业。

    氢能也是嘉兴“135N”产业集群培育的重点产业之一,目前已聚集相关企业42家,涉及制氢、提纯、储运、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加氢站投资运营、氢燃料电池整车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嘉兴氢能交通综合创新应用项目还入选交通运输部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入围氢能领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整体发展水平和示范应用程度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其次是科研实力。中心的牵头单位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是省内首家省校共建创新载体,依托清华大学科技和人才资源,如今已建立8家氢能领域相关研究平台,涉及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氢能材料与工程等领域,还引育了一批能源动力领域院士专家、国家级人才、青年博士,并与国家电投、中电建、中石油、中海油等一批央企开展联合攻关合作。

    而早在2019年,嘉兴就成立了长三角(浙江)氢能产业技术联盟,同样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发起组建,已汇聚长三角地区80余家成员单位,涉及制氢、储运、关键核心零部件、加氢站建设、整车制造等各个环节。

    嘉兴此前组建了嘉兴市长三角氢能产业促进会、嘉兴市氢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长三角氢安全中心等氢能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在燃料电池电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检验检测和安全评估。

    正是因为有这些硬核支撑,选在嘉兴培育建设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适得其所,适逢其时。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二)

    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自从官宣进入培育建设名单后,想要“入伙”的企业不少,且来自全国各地的都有。

    对于嘉兴氢能产业来说,这是一个提能升级的绝佳契机。

    如果说前面几年是在慢慢积蓄能量,中心落地则可以看作是奋力一跃。随着国内外产业环境的变化,目前创新载体正从单个科研院所、企业的“单打独斗”向抱团协同作战模式转变,创新生态也趋向跨界、融合、协同。

    制造业创新中心能横向集中行业内龙头企业、科研资源,集中攻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极大地促进产业发展,甚至纵向影响产业政策,这是单家企业、科研院所或单个地级市做不了的。

    比如,去年10月嘉兴发布长三角氢走廊项目,旨在通过整合长三角区域内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站建设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等资源,形成一条连接上海、苏州、宁波和嘉兴的氢能走廊,推动长三角地区氢能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发展,形成氢能产业集群。

    和周边城市能级相比,嘉兴并不占优势。落地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之后,嘉兴在长三角地区氢能产业上的话语权将明显升级。

    而对于嘉兴本地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落地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心定位是提炼企业共性需求并解决氢能“制储输用”核心装备的共性关键技术,推动氢能产业化进程。嘉兴地区现有氢能装备企业17家,其中规上的有9家,2023年纯氢能装备工业制造产值超亿元的仅2家。有了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其能带来的行业顶级资源、技术突破,都将成为本地企业迅速发展的助力。

    从产业链角度看,氢能装备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不仅能够推动氢能行业的快速发展,还能为能源转型、工业脱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进一步推动区域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

    电解水装备基地效果图。

    (三)

    是骡子是马,得遛一遛才知道。

    据悉,目前中心实行“公司+联盟+专家委员会”的运营模式,其中浙华氢能公司负责日常运营、市场运作和项目管理,筹建中的国家氢能装备产业联盟要收集氢能装备的研发攻关的具体共性需求,整合各方资源,而专家委员会负责把握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指导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引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从产业链角度分析,氢能装备是氢能产业的基础和核心,目前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定位是提炼并解决氢能“制储输用”核心装备及中试共性关键技术,推动氢能产业化进程。

    目前,中心正在集聚全国行业内头部资源,眼下专家委员会已汇聚了超过20位来自氢能产业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的大咖,其中院士超过半数。

    而要建成引领全球氢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不能纸上谈兵。针对氢能行业内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心已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建设四大基地:氢燃料电池开发测试中心及中试基地、电解水制氢装备开发测试中心及中试基地、掺氢天然气装备开发测试中心及中试基地、未来能源服务站模式验证中心。

    以电解水制氢装备开发测试中心及中试基地为例,计划投资约6500万元,将围绕电解槽等核心装备和共性关键技术,建设国内领先的接近生产环境的电解水制氢装备检验检测中心和中试基地。

    蓝图已铺展,然而接下来的竞争越发激烈。

    氢能是热门赛道,放眼全国,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全国第六家省级氢能制造业创新中心,虽然具有地理区位较好、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有企业等优势,但也存在科教资源相对薄弱、产业整体规模偏小、缺少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等劣势。

    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前行。练“氢”功,让我们继续走着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