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民情日记”里的美丽蝶变,从“私家菜园”到“共享花园”

    潮新闻 宁波社会工作部融媒体中心 马瑞璟 通讯员 叶欣欣2025-04-08 11:18全网传播量2364
    00:00
    00:00
    01阳明社区通过“民情日记”记录居民诉求,提升基层治理效率。
    02网格员通过日常走访整理居民诉求成“任务清单”,联动社区、业委会、物业精准施策,成功整治“私家菜园”。
    03小区共清理违规菜园9处,恢复公共绿地150平方米,补种绿植300株,环境焕然一新。
    04“民情日记”成为社区与居民间的“连心桥”,每月收集并解决居民问题,已累计解决186条。
    05居民通过网格议事厅共同参与商讨解决方案,参与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清晨的阳光洒在慈溪市浒山街道阳明社区新栽种的绿植上,几位晨练的老人正沿着新修的步道散步。“以前这里都是各家各户的菜地,现在多清爽!”居民李阿姨笑着说。这番变化,要从社区那本被翻得卷了边的“民情日记”说起。

    “绿化带里的‘私家菜园’又冒出来了,居民们意见不小……”在阳明社区网格议事厅里,业委会主任孙大爷的反映被网格员认真记在了“民情日记”上。这本不起眼的笔记本,不仅是社区问题的“数据库”,更成了基层治理的“行动指南”。网格员们通过日常走访、定期汇总,将居民诉求整理成“任务清单”,联动社区、业委会、物业精准施策。

    此前,面对“菜园整治”难题,三方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社区牵头动员,通过公告栏、微信群发布通知,向居民解释整治的必要性和具体安排;物业工作人员和网格员挨家挨户上门,结合“民情日记”中对居民家庭情况的了解,耐心沟通,说明“私家菜园”对环境和邻里关系的影响;业委会成员也以邻居身份现身说法,帮助化解抵触情绪。

    令人欣喜的是,原本不理解的“菜园主”逐渐转变态度,主动配合整治工作。最终,小区共清理违规菜园9处,恢复公共绿地150平方米,补种绿植300株,整体环境焕然一新。

    小日记,大作用。“民情日记”不仅是问题的“记录本”,更是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自阳明社区推行“民情日记”工作以来,每月都能收集到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186条。通过网格议事厅,居民们共同参与商讨解决方案,无论是邻里纠纷、环境卫生,还是监控安装、楼顶渗水等民生问题,大家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