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全省推进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暨住宅小区公共收益支出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现场会在湖州举行。湖州通过探索体系建设、党建引领、行业规范和综合治理“组合拳”,交出物业服务提档升级的“湖州答卷”,向全省分享湖州经验。
物业管理是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切入点,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品质。如何打造高品质物业服务?在湖州,物业管理不仅是“服务”,更是“共建”。
走进南太湖新区翰林世家小区,小区的环境和治理模式等让前来参观的与会代表眼前一亮。“还以为是个新小区,没想到已经交付10来年了,可见平时物业是下了功夫的。”来自海宁市建设局的与会代表金剑国频频点赞。原来,在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联动下,翰林世家小区打造了一套“四共”工作法,即小区公共事务共找、共议、共解、共享,实现小区共建共治,小区品质得到持续提升。
以创建“美好家园”为契机,东郡红树湾小区首创“五方会谈”机制,由街道、社区、居民代表、物业公司、议政员共同参与,凝聚五方合力,每月召集会谈,对基层治理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共议、共商、共定解决方案,实现全民参与、共管共治新局面。“这样的小区,对居民来说很有幸福感。”台州市椒江区与会代表张力感慨道。
探索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共治攻坚破难,是湖州聚力品质提升,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市建设局物管中心介绍,近年来,湖州不断深化“协同共治”机制,推行“业主建议、业委会先议、小区党组织审议、三方联席商议、业主大会决议”和“表决结果公开、实施情况公开”的“五议两公开”议事决策程序,建成红柿管家等一批特色品牌,创建省级“红色物业”108个,居全省第二。
今年,“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好房子”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升级。而住有宜居,离不开一个好小区。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湖州坚持顶层设计、系统集成与地方创新相结合,条例、办法与制度相衔接,形成具有湖州特色的“1+4+N”物业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即1个核心条例(《湖州市物业管理条例》)、4大支撑办法(小区物业管理、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物业保修金、物业区域共有设施设备管理办法)、N项配套制度,让“好小区”建设,在“体系支撑”下走向万家灯火。
此外,以建设“好小区”为导向,湖州找准“为民服务”切口,积极推进小区矛盾化解、品质提升、安全管理等工作,让群众住得更舒心。建成全省首个市级物业矛盾纠纷化解指导中心,整合多部门、多层级、多渠道资源力量,推动物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分级处置、多元化解,入选全市“一地创新、全域推广”项目。去年,累计化解物业类诉求8143件,群众满意率同比上升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