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浙江嘉兴。
“让每一件纺织品生生不息”,这是台华展厅内部一句醒目的标语。站在这面标识纺织品“重生”流程的展示墙前,记者见到了浙江台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俊超。他的西装口袋上,一枚刻着“PRUECO”的蓝色徽章格外醒目,在展厅灯光下泛着光芒。
“这是我们在2023年全球首创的化学法回收海洋再生技术,用环保再生尼龙材料制成的多形态功能滑雪服。很难想象,它的原料来自海洋废弃渔网。”展示着手中的锦纶成衣,沈俊超语气平静,却难掩骄傲。
PRUECO是台华从2016年开始生产的再生尼龙产品,是台华向“新”逐“绿”的缩影,也是这位“创二代”接班十年,最锋利的刀刃。
“第一课”:当产品被当众扔出办公室
2015年,25岁的沈俊超学成归国。踏入台华时,这家成立于2001年的纺织企业,已经在业内脱颖而出、格外耀眼,但管理方式仍沿袭着传统制造业的“低调务实”。父辈打造的产业链虽完整,却在品牌化与国际化浪潮中略显笨重。
带着“爱拼才会赢”的创业基因,沈俊超的第一步,落脚在了成品面料销售。
一线的考验来得猝不及防。2016年,他带着台华户外功能性面料,每周两次往返嘉兴与福建晋江,希望与某运动品牌达成合作,却遭遇职业生涯最狼狈的一幕——由于“户外”与“运动”的属性并不兼容,样品被对方扔出办公室,散落一地。
沈俊超回忆,“当时办公室外有非常多的员工在场。”他默默捡回面料,转身留下一句“我再来”。
“无弹不面料”,为匹配运动需求,此后几个星期,他带着团队连夜改造产品。当一块兼具弹力与透气性的运动面料出现在对方眼前,合作大门终于被敲开。这段经历被他称为“销售第一课”:“脸皮要厚,但更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时间,他带领其销售组,将单品牌销售额从零做到2亿元。2018年,他还着手建立了台华首个市场部,打破传统制造业“重生产、轻品牌”的基因桎梏。
“老一辈能把成本压到分毫,但产品需要故事。”沈俊超主导设计的台华展厅里,面料被赋予减碳足迹、海洋保护标签;短视频运营小组最新入驻小红书,在社交平台上建立起与企业市场、消费者市场的认同……品牌的增长潜力,促使台华的复合增长率连续三年达到50%以上。
如今,台华正用跨越式思维从传统制造业转型成服务型制造业。一道从“产业链”到“价值链”转化的新制造方程式,在台华多年的实践中越扎越深。
一场“战略豪赌”
断腕转型,砍掉40%外国客户
2018年,是沈俊超在台华10年中意义重大的一年。如果说基层历练是接班必修课,2018年以来的重大战略调整,则让沈俊超真切地认识到“守江山”的破与立,成为了台华的“关键变量”。
必须转向!一次次对市场的充分调研,支撑着他的判断:相较全国各大行业,国内体育运动版块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是璞玉,更是沃土。更深的考量来自文化趋势——国潮崛起,广阔的国内市场将替代不稳定的美国市场,成为掘金新赛道。
这是复杂的一年,台华进行了一场“战略豪赌”。“到2020年,我们转向欧洲客户以及国内大运动版块。”而如今,整个公司70%的业务,都聚焦在运动板块的产品开发和创新。
紧跟国际趋势,台华又建立了再生回收材料开发体系,率先突破了化学法循环技术,可将废旧渔网转化为高端运动面料原料,并具备年产2万吨规模的能力,堪称“废品变黄金”。
据了解,每吨尼龙的消耗对比从纺织回收再到切片,每生产1万吨PRUECO产品,可以节省7万桶原生石油的开采,相对减少二氧化碳6.5万吨。
转型势在必得,也取得了教科书级的逆袭。据台华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台华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亿元到7.6亿元,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体现了其在绿色多功能锦纶丝及高档功能性面料领域的领导地位。在A股纺织板块普遍预亏的背景下,台华市盈率稳居榜首。
传统纺织不是“夕阳产业”,而是价值创造的试验场,沈俊超表示。
后浪奔涌
一个没有固定“办公室”的副总
在台华,传统纺织业正在被重新定义。
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隆作响,巨大的机械臂挥舞着,有序地码垛、包装;废弃物品经过一系列魔法般的工序,最终将变成一条透气又环保的瑜伽裤;“DNA”追踪剂,确保了每一件产品全链路追溯,让PRUECO®吊牌更好讲述环保可持续故事;也有工人正专注地进行着穿绞边丝、断经处理、断纬处理等手工活,眼力、手速和细心缺一不可。
这种“新旧共生”的场景,恰是当代中国民营经济的缩影。
沈俊超的接班逻辑清晰而务实:用十年时间轮岗销售、生产、管理等部门,将全产业链流程“刻进DNA”。
与大家熟知的“领导”不同,他选择了一种更“无界”的工作方式——没有自己的固定办公室,却在各链条岗位都为自己设置了一张办公桌。“我效仿扎克伯格的开放式办公,只有坐在岗位一线,才能听见机器的呼吸和员工的真实想法。”他解释道。
在台华,员工们习惯称沈俊超为“小沈总”,既是区分于父辈的标签,亦是对“创二代”的认可。他与父亲沈卫锋的分工充满张力:父亲把控成本与品控,儿子主导创新与全球化。
“老一辈的强项是‘看问题’,能从复杂的数据里一眼揪出漏洞;而我更关注如何‘解决问题’,怎样让产品变商品。”沈俊超坦言,二代接班的优势在于敢于试错,敢用技术颠覆规则。
纺织业存在了五千年,因为它关乎人类最本质的需求:蔽体、审美,以及对尊严的想象。沈俊超半开玩笑地说:“机器人也要穿衣服,给机器人设计‘皮肤’,也许就是纺织业未来的蓝海。所以我们永远不会被淘汰。”
这种跨界思维、科技狂想正重塑台华基因,沈俊超的观察也与时代同频共振。
窗外,春日的阳光洒在台华新材的屋顶上。而在更宏大的叙事里,在这个青年破局者的蓝图中,台华的边界早已超越嘉兴——从海滨的废弃物回收到全球运动品牌的绿色供应链,从传统车间的智造升级到机器人皮肤的超前研发,有朝一日,台华或将成为全球尼龙细分领域的“中国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