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荡慢行桥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公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草案,并征求公众意见。根据《规划》,“大虹桥”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总面积约151平方公里,包括虹桥主城片区及周边的长宁区、闵行区、青浦区、嘉定区的部分街镇。根据规划,“大虹桥”将在此基础上,向外结合市域西部新城集聚的态势,并考虑与中心城主要功能区的衔接关系,扩大范围,总面积约535平方公里,是此前的三倍还多。
记者在规划范围示意图中发现,松江区、普陀区的部分街镇也被囊括其中,让“大虹桥”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同时,《规划》草案提到,至2035年,规划范围内规划常住人口将达到约341万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364平方公里。
图片来源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大虹桥”扩容并不仅仅是占地和人口。记者从《规划》草案中了解到,这片区域根据功能载体被梳理为“一核两轴四片、五带三湿八组团”的整体格局。
一核,聚焦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核心区打造国际级资源要素配置枢纽;两轴,依托延安路——崧泽大道和嘉闵高架,分别形成虹桥东西门户轴和虹桥南北发展轴;四片,轴线两侧构建凤栖创新片区、云麓科创片区、临空示范片区、徐闵数智片区等四个功能片区,打造国际化城区和高品质产业集聚区。
五带,依托吴淞江——苏州河、淀浦河、油墩港、通波塘和外环绿带塑造五条结构性生态绿带;三湿,沿生态绿带营造凤栖、崧泽、云麓三片体现江南水乡特色的湿地空间;八组团,围绕核心区、重点产业功能、重要湿地等特色节点,形成功能差异化发展的八个组团。
而这些都是围绕着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大会展、大交通、大商务”的特色优势展开。
从战略定位来看,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承载着联通国际国内、引领带动长三角地区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大虹桥”可以服务国内大循环为中心、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大虹桥”是全国最大的空铁联运综合性交通枢纽,是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
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中,作为长三角地区地理中心和上海大都市之西翼,“大虹桥”是聚集产业优势“走出去”,积极推进长三角高层次协同开放的战略要点。
从地图上看,此次新加入《规划》的青浦区赵巷镇、香花桥街道、重固镇等镇,已经非常接近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朱家角镇和金泽镇。
随着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更多功能的落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及周边城市将接受到“大虹桥”更大的辐射能量,这也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更有力的践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