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引发全网关注。驾驶男友车出行,车是雷军的小米汽车,小米官方公布高速碰撞爆燃事件细节,家属表示未收到小米方面任何慰问。事件导致小米集团港股股价一度跌超5%,是小米汽车的问题,还是驾驶人的问题?网友为何如此焦虑?
小胡觉得,这背后还是折射出公众对新能源车安全信任的脆弱感。三个年轻生命的消逝,本质上是技术创新激进性与安全保障保守性失衡的结果。
其一,智能驾驶系统有局限性。
有汽车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有智驾需求的要买有激光雷达的车,没有激光雷达高速上无法发现低速或静止物体,潜台词这辆标准版的su7配置买低了。反观车企,在追逐"智能""续航"参数时,还是对生命欠缺敬畏。不能低配就不安全,如果不安全为什么要加上智驾这个功能?这是我的两个追问。
其二,碰撞后逃生机制失效,驾驶操作是否得当?
问题的关键还在门打不开,尽管小米手册标注"断电可拉动机械把手",但实际事故中乘员未能找到解锁装置,人很可能被活活烧死。目前车辆已经被拖去北京检查了,我联系当事人家属,家属异常冷静,说自己质疑没用,要拿事实说话,等小米官方找他们再看怎么处理和发声。另一边,也有网友质疑遇难女孩开男友的车,可能驾驶不对,不是车的问题。我觉得汽车的检查结果很重要,结果出来前,大家还是和家属一样冷静点,事故责任究竟如何分配,耐心等个结果再看看。
其三,小米该不该道歉,老好人雷军为什么还没发声。
客观看,一场交通事故,交警认定事故责任,车企在车辆鉴定结果没出来前,也就是还不知道是不是车的问题前,沉默可以理解。当然也存在一个概率,就是车确实有问题,智驾行驶有bug,需要优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