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记者从杭州城市大脑推进会上了解到,“城市大脑3.0”建设已全面开启,将以智能化、中枢化、产业化为主线,全面深化构建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探索,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
2022年3月,杭州正式起步建设“城市大脑2.0”。“截至目前,杭州城市大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治理‘一网共治’架构体系已基本形成。”杭州市数据资源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依托“浙里办”平台,杭州城市大脑应用数已达320个,用户数1981万人,其中“小客车摇号”“急事通”“校园健身”等7个应用月活超数百万。
“城市大脑3.0”将在“城市大脑2.0”的基础上升级迭代。“与过去版本最大区别在‘智慧化’。用好AI技术,杭州城市大脑将从数字映射转向智能思考,让城市更智慧,更聪明。”杭州市数据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曹坚 摄
建设智慧中枢。在“城市大脑3.0”建设中,杭州将构建加强版“智慧中枢”,建成全国首个政务模型训练场,接入DeepSeek、通义千问等基础通用大模型,全面构建简易便捷、集约高效、安全规范的政务模型生产模式。同时,通过一体化和系统化手段,完成全量、全要素的数据归集,集约、节约的数据存储,不仅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和资源,还能大大降低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成本。
“智能体”更智能。聚力打造一批实战实效的智能体,并从“城市大脑GPT”和“数智公务员”集中透出,不断提升城市大脑自我思考、自我进化能力。“智能体”们不仅回复更加精准实用,还会增加“边问边办”功能,即市民在咨询的同时还能办理业务,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目前杭州已培育上线十多个“智能体”,涵盖平安、教育、医疗等领域。比如“警小爱”智能体,“以通义千问为基座模型,‘警小爱’不仅能精准回复,还能安抚情绪,目前日均处理咨询1500件,化解率超98%。”杭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加速产业培育。杭州城市大脑在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中,积累了一批可复制的产业模式和优秀企业。比如通过“城市孪生”系统,为城市地上地下的路网、管道、土质等“数字画像”。“我们与城市大脑配合,通过电磁技术,对道路以下进行深层探测,及时预警路面塌陷和地质灾害。”杭州叙简科技董事长金国庆说,“希望借助城市大脑3.0建设,将更多产品和经验推向全国市场。”
会上,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强调,要准确把握杭州城市大脑3.0建设新的阶段性特点,突出智能化、中枢化、产业化,加快推动治理逻辑从“数字映射”到“智能思考”进化攀登、组织逻辑从“自下而上”到“集中生成”优化迭代、价值逻辑从自建自用到输出杭州运维和挖掘产业价值延伸拓展,以开发逻辑进化牵引“继续探索创新”实践。
要务实推进杭州城市大脑3.0建设各项任务,聚焦打造超大城市智能体,在建强智能中枢、打造城市治理操作系统、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做强数据要素市场上实现更大突破,做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实现数字资源统一调度、政务模型统一生成,培育智能监管、智能调度、智能分析、辅助决策能力,构建超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更好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以城市治理进化标注“继续探索创新”实践。
要汇聚杭州城市大脑3.0建设合力,强化统筹联动,注重项目牵引,抓好进度管理,加强宣传引导,以整体协同进化保障“继续探索创新”实践,形成政府积极引导、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