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海盐首个再生水资源网项目——海盐经济开发区再生水资源网一期项目签约。
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60万吨再生水的规模能力,用以满足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需求,为该区(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现场,浙江海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良信电器(海盐)有限公司、浙江金达亚麻有限公司、浙江日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费诺嘉力讯(海盐)连接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成为首批签约接入再生水管网企业。据了解,该项目由海盐杭州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海盐县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海盐新奥智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图为项目建设前污水处理过程
良信电器(海盐)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武虎表示,企业已全面进入达产状态,一年的自来水用水量在3万吨左右。未来通过使用再生水,优化水资源再生利用,每年能够帮助企业省下几万元,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提升。
据测算,项目建成投用后,每年可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8吨、氨氮1吨、二氧化碳500吨,所节约的水资源量等同于6000户居民的年用水量。不仅如此,再生水价格相较于工业自来水低约10%,实现“环境增值”与“经济减负”的双赢。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协同水利、住建、环保等各部门,解决企业用水的痛点跟需求,同时满足企业用水资源集约利用,加大再生水回用规模,提供全方位的供水方案。”海盐新奥智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春伟说。
未来,二期项目将进一步扩大管网覆盖范围,并积极探索光伏驱动、谷电制水、AI节水诊断等分质供水创新模式,力争2027年再生水利用率突破25%。随着三期规划的推进,项目最终将形成年产2000万吨的再生水系统,届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万吨,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样本。
记者了解到,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作为县域工业经济主平台,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年用水需求量居高不下。2024年,海盐杭州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前期充分调研、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与县水利局、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水务集团等共同谋划建设再生水资源网项目。该项目预计于今年6月底建成投运。
“实际上,开发区有再生水需求的企业数量是非常庞大的,我们也是希望通过第一期的样板工程,打消一些企业的顾虑。同时,为后续工程在全县范围内的建设运行提供示范。”海盐杭州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磊说,将再生水嵌入工业水体系,有利于构建绿色产业配套,进一步提升辖区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竞争力,助力招商引资。近年来,海盐立足全县水资源实际,实施重点领域水效提升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工业节水工作,实现工业用水效率得到明显提升。2024年,海盐工业用水总量为5573万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5.61立方米,较2023年下降9.92%,有力推动了工业企业绿色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