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92,请返航!”每年这个时候,这段呼唤都会刷屏。
3月29日,细密如织的春雨,将浙江安贤陵园笼罩上一层朦胧的水雾。在“海空卫士”王伟光荣牺牲24周年前夕,一波波市民、学生、战友从天南海北赶来,他们井然有序地鞠躬敬礼、垂手默哀,深深缅怀着英雄。
英雄从未远去,丰碑长存人间。今年71岁的葛汉昌,曾是住在王伟宿舍对门的邻居。和往年一样,今天一早他从江苏赶到王伟墓前扫墓。“老战友,我来看你了!”葛汉昌掏出干毛巾,轻轻擦去王伟雕像上的雨痕。
擦拭完毕,葛汉昌站定,深情地望着英雄的雕像。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2001年4月1日,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王伟在执行对美军侦察机跟踪监视飞行任务时,用生命捍卫祖国领空。“消息传来时,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葛汉昌说,他印象中的王伟特别爱笑,平时热爱学习、善于钻研,学习驾驶飞机的技术也是很靠前的,这么优秀的王伟离开,让他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释怀。
转业后,葛汉昌去了南通电力系统工作,经常向年轻一辈讲述王伟的英雄事迹。当天,随葛汉昌而来的,还有两位国网南通市通州区供电公司的青年骨干。27岁的新职工陈金玺在烈士墓前,朗读了他给王伟的手写信:“24年前,您驾驶着战机,用生命书写忠诚的航迹。如今我们扎根电力一线、点亮万家灯火,努力用实干传承好您的精神。”
功勋苑里,一拨又一拨缅怀英雄的人们来了。临平区崇贤第一小学的学生们在英雄墓前庄重敬礼,齐声诵读的声音在陵园里回荡;驻浙某部队的战士齐刷刷敬礼,挺拔如松的军姿彰显忠诚和信仰。
为完成少时心愿,有人远道而来。36岁的高晓龙搭乘今天最早的航班,从珠海赶到杭州。“王伟牺牲时,我刚刚12岁,他是我的偶像。后来我还追随英雄足迹,去部队当过三年兵。”高晓龙说,“一直很想来看看他,今年终于抽出时间赶来了。”
“这是我们特意为王伟定制的战斗机徽章。”高晓龙郑重地将一盒装满战斗机徽章的镜框摆在王伟墓前,其中一枚徽章格外引人注目,只见王伟牺牲时驾驶的编号为“81192”的歼-8Ⅱ战机翱翔蓝天,中国的双航母编队航行在洋面,一架架战机正从航母甲板起飞,实现跨时空的“同框”。
“王伟的夙愿就是能驾驶着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我们制作这枚徽章,就是想告诉英雄,现在祖国已经有了双航母编队,守卫国土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了。”高晓龙说。
层层叠叠的鲜花、一架架精致的战机模型……王伟烈士的墓碑前,渐渐摆满了来自天南地北的“缅怀”和“纪念”。一个落款为“中国退役军人全体战友”的镜框,矗立在英雄墓前。镜框内,是用红星杨的树干拼成的“81192”,每一个树干截面都是一枚五角星。
“这是我们代表全体退役战友送上的纪念。”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有关负责人说,“我们想请英雄王伟放心,所有的战友都会一直记得他,更多的‘81192’会接续守护祖国的蓝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