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在湖州蜿蜒的水道旁,总能看到一群年轻人,身着白大褂手持采样瓶,他们就是湖师“生小蝌・碧水先锋队”。
“我们始终坚信,科学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关键。”“生小蝌・碧水先锋”团队队长邵诗语说道。怀着对水资源保护的热忱,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生小蝌・碧水先锋”团队成立了。团队以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构建起“科研—实践—科普”三位一体的治水体系。
“我们团队的核心优势在于可以运用专业优势。”队长说,队员们运用日常所学,借助专业仪器,对德清湖、苕溪水系等水域的水质指标进行动态监测,积累了大量一手数据。其中,他们重点关注的水样pH值、溶解氧等指标,能为后续的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不仅如此,团队还积极走出校门,与环保部门紧密合作,至今已完成 30 余项水环境治理项目。他们以实际行动助力湖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落地生根。
“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有趣,才能让大家都愿意学、学得会。”团队将科普视为守护水生态的“源头工程”,针对不同年龄层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差异化科普活动。比如针对小学生,他们通过设计“发现身边的自然宝藏”游戏,利用互动实验课程让他们观察植物标本、测试土壤酸碱度等,来启蒙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每次看到孩子们对实验充满好奇,我们就觉得科普工作特别有意义。”队员陈宣搏感慨道。而在高校和社区,团队则结合实际水质检测数据与节水案例,推广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未来的治水之路,需要更多创新思维和技术支持,我们希望用科技与行动守护每一寸水域。”这群00后组成的“治水天团”表示,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水资源保护挑战,他们计划进一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化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探索新技术,提升水净化效率。同时,利用好新媒体平台,传播环保理念和知识,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水资源保护中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