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鄞州区红十字会开展的首期教师救护员专场培训正式启动,近100名教师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深度融入卫生健康人才培养体系。
培训教师讲解。学校供图
以专业筑基:
锻造生命守护的“黄金四分钟”能力
在浙江省红十字一级救护师童开妙、王胜男等专家的指导下,培训课程精准聚焦现代急救核心领域。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规范操作到创伤救护的止血包扎技术,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场景应用到心肺复苏的标准化流程,每个环节都经过严谨设计。特别是“教学做一体”情景模拟训练,让参训教师从判断意识到启动应急系统的全流程演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肌肉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主讲团队中的王佳严老师正是该校2014届优秀毕业生。从学生到教师,从急救知识的学习者到传播者,他的身份转变正是学校"育人反哺"理念的缩影。“十年前我在宁卫学习急救技能,如今能以教师身份将这份生命守护的责任传递下去,是使命更是荣光。”
本次培训中宁卫急救社(宁波市红十字甬有救护志愿服务队)6名骨干成员以“教学协助+受训学员”双重角色深度融入培训体系,他们在校园课堂与社区服务场景间的角色切换,构建起“学习-实践-反哺”的育人链闭环,让急救教育真正实现了从专业教学到社会服务的双向赋能。
现场考核。学校供图
以担当致远:
书写“健康中国”的宁卫答卷
在全民急救普及率不足2%的现状下,宁波卫生职院率先启动教师救护员培养工程,培训不仅要求100%通过红十字救护员认证考核(本期参训教师全员获得救护员证书),更创新建立“急救技能传帮带”机制。
宁波卫生职院校长金利泰带头垂范,其他校领导和部分中层干部全程参与培训,在模拟人前反复练习胸外按压手法,以“领导干部先过关”的姿态引领校园急救能力建设。
“我们要把急救能力建设作为卫生健康人才培养的新维度,让‘敢救、会救、能救’成为宁卫的特质标识。”该校校长金利泰教授说。
救护员培训。学校供图
以使命领航:
构建卫生健康教育的生态闭环
作为全国首批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院校,宁波卫生职院始终将“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育人全过程。此次培训创新构建了“双师双能”培养模式——教师既是急救知识的学习者,又是健康教育的传播者。
宁波卫生职院在《基本救护技术》《急重症护理》等课程中植入模块化急救教学内容,使“救在身边”从专业课程延伸为校园文化。该校工会主席蒋萌阳说:“培养一名持证救护员,就等于在校园种下一颗生命教育的种子。”
作为“全员救护员”工程的开篇之作,宁波卫生职院计划开展4期救护员培训及1期三级师资培训,通过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力争实现师生急救持证率100%。当各位教师成功在模拟人身上完成高质量胸外按压时,正昭示着一所卫生健康类院校对生命教育的深刻诠释——用专业守护生命,以教育传递大爱,这正是新时代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最生动的实践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