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晨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正式揭牌成立“老年营养改善实践中心”“心理健康实践中心”“劳动教育中心”以及“就业创业合作中心”。
党建联建基地成立仪式。学校供图
锚定老龄化需求 深化校地协同。当前,宁波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达23.6%,老龄化问题突出。作为省内唯一独立设置的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宁波卫生职院依托医学营养等省级特色专业,构建起“教学-科研-服务”立体式育人体系,此次合作旨在为农村老年营养助餐提供“宁波模式”。
四位一体服务 聚焦老年健康。此次合作以“老年营养改善”为核心,打造四大特色平台。一是老年营养改善实践中心,依托国家级实训基地,建立“营养评估-膳食指导-健康监测”全链条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个性化膳食方案,首批将为辖区100余位农村老人进行营养评估并给出适老化营养改善方案。二是心理健康实践中心,构建三级服务网络,创新艺术疗愈等干预形式,未来将为农村老人提供专业心理服务。三是劳动教育中心,将每年组织500余名学生参与助老实践,聚力培养复合型康养人才。四是就业创业合作中心,推行“双导师”机制,近三年医学营养专业就业率超98%,学生项目获省级创新创业奖项。
与老人交流。学校供图
创新机制 推动产教融合。学校通过三项举措保障合作实效,一是党建引领,成立党支部联建共同体,促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二是标准制定,校企将联合编制农村养老助餐机构服务规范等标准,推动助餐服务升级。三是成果转化,建立“研发-孵化-应用”链条,未来将在数字康养领域开展研发和试点。
延伸服务触角 培育养老新生态。依托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宁波市营养学会,该校持续开展营养健康科普活动,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此次合作计划完成古林镇100名老人营养评估,开发适老化营养食谱,每年开展20场社区健康讲堂。
签约。学校供图
据悉,宁波卫生职院医学营养专业是国家教学标准参与制定专业、浙江省双高专业群建设专业、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十三五”特色专业和宁波市高校特色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及专业的教学团队。下一步,双方将依托海曙区“310”人才计划,通过3年建设周期打造优秀的康养人才培养基地,为健康老龄化农村养老助餐服务提供实践范本。
“我们将努力构建“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为宁波建设全国养老创新试点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该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江玲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