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四千同心·向企业家致敬①|从晋江到织里的童装传奇——记湖州男生女生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柯文化

    潮新闻 总策划 吴丹 顾兰兰 统筹 葛陈新 梅亦洋 通讯员 姚林宝2025-03-27 12:02全网传播量1.2万
    00:00
    00:00
    012026年,浙报集团与湖州市委统战部打造“向企业家致敬”宣传矩阵,推出“四千同心•向企业家致敬”专栏,致敬105位企业家,传承湖商精神。
    02柯文化,湖州男生女生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从福建晋江贫困农村走出,凭借坚韧品格和商业眼光,在童装行业取得巨大成功,公司获多项荣誉。
    03柯文化15岁投身童装行业,17岁赚得第一桶金,后遇挫折,北上少林寺练功,2001年亏损千万,2004年转战浙江织里,开启新篇章。
    042013年起,柯文化打造“男生女生”童装品牌,面临经营困境仍坚持初心,最终品牌成为上市公司一部分,2022年店铺超1400家,销售额超10亿。
    05柯文化创新经营模式,疫情后调整加盟商订货模式,款式翻倍,订单量大幅增长,引领童装行业发展潮流。
    06柯文化热心公益,累计捐款捐物近2000万元,获多项荣誉,以实际行动诠释企业家担当与情怀。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江南水乡,钟灵毓秀,孕育出无数湖商传奇。民营企业家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在时代浪潮中勇毅前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书写精彩篇章。

    2026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5周年。为迎接这一重要时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州分社携手湖州市委统战部精心策划,打造“向企业家致敬”全媒体宣传矩阵,通过系列报道,深入弘扬企业家精神,奏响时代奋进的激昂乐章。

    即日起,浙报集团潮新闻客户端重磅推出“四千同心•向企业家致敬”专栏,实地采访105位老一辈和新生代企业家,以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方式,展现“最中国”的企业家风采,传承并发扬“敢为人先、务实创新、义利并重、实业报国”的湖商精神。

    在这个专栏里,您将看到广大湖商在创业之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感受他们传承创新、勇立潮头的时代担当;领略他们心怀家国、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致敬他们铸就辉煌、引领行业的卓越成就。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专栏,走近企业家,共同感受湖商精神的独特魅力,汲取其中的奋进力量。  


    企业家简介

    柯文化,湖州男生女生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童装分会副会长,浙江省晋江商会监事长,湖州市福建商会会长,吴兴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织里童装商会会长。本人先后荣获中国市场杰出经理人,湖州市社会组织领军人物,吴兴织里童装产业十大领军人物,带领公司先后获得中国十大童装品牌,中国童装品牌价值大奖,省级新零售示范企业,织里镇先进党组织等诸多荣誉。

    在商业的广阔天地中,总有一些人凭借非凡的毅力与卓越的眼光,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柯文化,便是一位从福建晋江一个贫困小村里走出来的有志青年,经过多年的商海沉浮,他终于在湖州织里找到了人生的坐标,绽放出璀璨光芒,也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童装世界里,有了自己一席之地,成为了一名杰出的企业家。

    他的人生轨迹,是一部充满传奇、坚守和拼搏的奋斗史,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童装人创新发展、艰苦创业的足迹。

    苦难童年:磨砺中铸就坚韧品格

    1972年,柯文化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贫困的阴影如乌云般笼罩着这个大家庭。父亲有7个兄弟姐妹,为了让家人不至于饿死,爷爷奶奶无奈之下,忍痛把3个儿子和1个女儿送给别人抚养。在那个年代,生活的压力如同大山一般沉重,年幼的柯文化,便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在柯文化的童年记忆里,饥一顿饱一顿是常有的事,因粮食歉收,家中常常有半年时间揭不开锅,一家人食不果腹。为了生存,年幼的柯文化也经常跟着爷爷四处乞讨。爷爷身有残疾,手指、脚趾因没钱医治全部烂掉,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他万般无奈之下只有拄着双拐,外出四处乞讨。爷爷把一天中讨来的钱和剩菜剩饭拿回家,苦苦支撑起一大家子的生计。靠着爷爷的乞讨,他们全家度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

    在如今看来再平常不过的炒芋圆、咸米饭、炒面线,在那时,都是柯家人难得的美味佳肴,承载着一家人对生活的希望。

    到了上学年纪,父母亲省吃俭用,把柯文化送进了学校读书。因为家庭贫困,他时常遭受同学们的歧视和欺负。他们给他起难听的外号,甚至合起伙来捉弄他、欺负他。但柯文化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从小个性就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不惜与同学大打出手,以至于小学期间换了3所学校。

    这段童年经历,不仅没有击垮他,反而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让他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勇敢面对。“我命由我不由天!”年幼的柯文化在心中立下志向:一定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凭借自己的双手,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活得有尊严。

    初涉商海:机遇与挫折中成长

    十五岁时,柯文化的人生迎来了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家庭的贫困让他无心学业,初一读完后,初二只上了半年,他便辍学了。恰逢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而来,晋江地区凭借与香港、台湾的联系,获得了一些服装面辅料资源,童装加工生意悄然兴起。柯文化毅然决定跟着父亲投身童装行业。

    从十五岁到十七岁,他全身心地投入童装制作的学习。裁剪、包装、打纽扣、缝纫、打包,每一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柯文化不怕吃苦,虚心向有经验的人请教,逐渐掌握了童装制作的精髓和所有工序。两年时间,他和家人齐心协力,制作出了许多款式的童装,没有销路,就自己背着衣服拿到石狮、泉州、厦门去卖,一去就是好几天。衣服没卖掉,没有钱住旅馆,他只有在公园的躺椅上对付一晚。

    十七岁那年,柯文化迎来了人生的转折,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在父亲的带领下和村里的伙伴合伙做生意,借了3000块钱作为启动资金。在经营过程中,他凭借着敏锐的商业眼光,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款式。同时,他和伙伴们不懈努力,四处奔波推销产品。当年,他们就赚了几十万。1988年到1990年这三年间,他们更是赚到了两三百万。

    正当柯文化躇蹰满志的时候,一场变故让他陷入到了人生的低谷。

    当时的农村传统观念很落后,排外意识很强,加上村与村之间长期积累的矛盾,使贫困村上的人受到外村人的歧视和排挤,受外人欺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他和伙伴去镇上打排球回来,路过隔壁村时,被十几个人团团围住,一言不合,就动起手来。柯文化看到对方人数众多,自己寡不敌众,就趁机从人群中拼命逃脱,慌不择路时差一点掉进井里,最后跑到派出所,民警出面干涉才躲过一劫。

    这件事发生之后,也让他反思自己的人生,如果永远这么脆弱,永远就处于挨打的地位,必须要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为此他下定决心,首先要强身健体,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不受人欺负。于是,他北上少林寺,在那里埋头苦练了三年武功,不仅锻炼了体魄,更磨炼了意志。

    再遇挫折:困境中坚守创业梦想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让柯文化的人生之路走的那么一帆风顺,在紧要关头,总要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艰难险阻在考验着他。2001年,柯文化遇到了一系列挫折。

    自从接触到童装业之后,他的心里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就是拥有自己的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开自己的连锁店。经过几年生意场上的商海搏击,柯文化终于向着自己的梦想挺进,在全国各地开设了50多家专卖店。不想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柯文化躇蹰满志、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2001年,受外单生意影响,他一年间亏损了1000万元。到了2003年,他的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品牌发展面临夭折。他再次陷入困境,不仅外单不敢做了,自己的品牌也做不下去,他不得不卖掉设备、车子和房子来偿还债务。最终清算时,他还欠71个债主763万。

    面对如此困境,柯文化没有选择逃避。他用3个月的时间,一家一家上门拜访债主,真诚地和他们沟通,讲述自己未来的打算。他向债主们承诺,如果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一定分文不少地还钱。债主们被他的真诚所打动,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这段经历,让柯文化获得了新生。

    转战织里:开启童装产业新篇章

    2004年,柯文化带着仅有的18万,背着行囊,带着老婆和村里的两个小伙计千里迢迢来到了浙江织里,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篇章。初到织里,生活环境变了,他面临诸多困难,资金短缺、人生地不熟。但他拥有的是在童装行业积累的18年经验,对服装行业的发展规律和每件童装从设计到成品的所有流程了如指掌,他很快就适应了环境,沉下心来。

    当时童装行业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织里、广东佛山、福建晋江石狮是三大产业基地。广东主要做高档针织,晋江和石狮做化纤和中低档针织,织里则以棉布牛仔为主,部分化纤产品还在仿晋江石狮。柯文化看到了织里童装产业发展潜力,他决心丰富织里的产业结构,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他把福建、广东那边最好的针织面料带过来,从2004年到2014年这十年间,他扎根在布行,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在这期间,柯文化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积极参与当地的房地产开发。2008年,他和师父潘阿祥及5位师兄弟成立公司,与阿祥集团合作开发房地产。当时织里的房价每平方2000多元,还不好卖。柯文化看到了商机,他提议开发高端小区中央府邸、茵特拉根小镇、财富广场等项目,小区均以7000元以上均价销售。后来,柯文化又开发了面辅料轻纺城,如今已经是全国最高端、最专业的童装面辅料市场,面积达10万平方米,去年租金成倍增长,还一铺难求。

    打造品牌:为童装产业注入新活力

    时间来到2013年,柯文化又有了新的目标——打造属于织里的童装品牌。当时童装在织里发展了几十年,却没有一个真正做强做大的品牌。柯文化和其他4个伙伴决定一起做品牌。从2012年成立公司,到2013年运作,他们在杭州租写字楼招人,组建设计研发和生产团队,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品牌之路充满坎坷,2013年和2014年这两年,由于经营不善,该企业不仅亏掉了5000万现金,还欠了别人7200万债务,公司面临倒闭。在这关键时刻,柯文化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他做布行做得好好的,自己也有比较多的资产积累,但他想到自己打造童装品牌的初心,如果放弃,这个品牌就会消失,织里的童装产业依然难以摆脱低小散的局面。于是,他毅然决定接手“男生女生”品牌,把7200万的债务接过来。

    接手品牌后,柯文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

    他注重产品设计,不断推出新颖时尚的款式,满足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他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在团队建设方面,他积极引进人才,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2017年年底,海澜之家评估其公司价值5个亿,并拿出2.6个亿收购了52%的股权,“男生女生”从此成为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自那以后,“男生女生”发展得很快,到2022年,店铺数量已突破1400家,销售额超10亿。

    创新经营:引领童装行业发展潮流

    人生好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随着市场的变化,柯文化又面临着新的挑战。疫情过后,“男生女生” 的销售额明显下滑。柯文化深知,传统的联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

    去年七月,柯文化果断做出决定,调整经营模式,让加盟商自己订货,最高退货率不能超过30%。为了满足加盟商的需求,他开发了更多的款式,原来只有300个款,现在开发到600个款,翻了近一倍,顾客挑选余地更大,涉及面也更广。由于拥有完整的供应链,“男生女生”的质价比在一众童装企业中脱颖而出。

    据柯文化介绍,去年十月开始定今年夏装的货,“男生女生”的订单数量增长了29%。前不久刚结束的秋季订货会,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1%。柯文化通过改变商业模式,实现了共赢:加盟商订货量多了,销售额就高,店铺就能从赚得少变成赚得多,甚至从不赚钱变成赚钱。柯文化的创新经营策略,不仅让“男生女生”品牌在困境中实现了逆袭,更引领了童装行业的发展潮流。

    热心公益:践行社会责任传递大爱

    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柯文化也始终不忘回馈社会。他深知,财富取之于社会,更应该回报于社会。多年来,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企业和他个人先后向乌鲁木齐、汶川、犍为、郑州、大凉山等地捐款捐物。他曾感慨道:“我的善良,皆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这是他们给予我的最珍贵的基因。”

    2008年,他捐助乌鲁木齐国贸大厦火灾的受灾企业,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

    2011年,在吴兴区慈善总会设立了200万元的龙城基金,同年又增加到500万元,还向晋江市慈善总会捐赠530万元,并以其父母的名义设立“柯建传、蔡丽守伉俪慈善福利基金”,向英林心慈善总会捐赠520万元;

    2021年,向湖州市慈善总会为河南水灾爱心捐款10万元,为大凉山贫困儿童捐赠棉衣、羽绒衣500件;

    2022年,为抗击织里疫情防控派出志愿者团队共12人,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板桥镇新田小学师生捐赠春季校服85套,参加湖州市慈善总会“慈善一日捐”活动捐赠棉衣270件,参加织里心连心公益中心爱心暖衣募捐活动,向贫困地区儿童捐赠棉衣301件;

    2024年,“男生女生”公司参加晟舍小学改扩建开工暨捐赠仪式,捐赠善款5万元,参加浙江省壹加壹公益基金会活动,为肿瘤患儿捐赠服装;

    ……

    这些年,柯文化累计捐款捐物近2000万元。

    与此同时,柯文化还始终坚持用真情关心员工,为员工营造“家”一般的浓厚氛围。他把解决公司职工困难、提高生活待遇放在重要位置,在职工子女入学、家里生病急需用钱的时候,都亲自过问。他的公益之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2020年,他被织里镇政府授予 “见‘疫’勇为的知礼好人”称号;2023年第四季度,他被晋江市委文明办评为 “福建好人”;还多次被评为织里镇“优秀共产党员”“晋江市慈善家”。

    柯文化的座右铭是:坚持,责任,诚信,舍得,感恩。尽管创业历程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但他始终坚守初心,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童装行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从晋江到织里,他一路走来,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还为当地的童装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柯文化依然在为童装事业努力奋斗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优秀企业家的担当与情怀,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创业者勇往直前,他的精神也将在童装行业中传承下去,续写属于他和织里童装产业的传奇篇章。

    作者简介

    姚林宝,男,汉族,1960年5月出生,浙江省湖州市人,1978年12月入伍铁道兵二师十团,笔名:凝思。中国散文家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和湖州市文学研究会会员。历任湖州市文学研究会的理事、南浔区善琏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学社社长、《铁道兵文化网》《湖州老年教学》杂志的编辑。著有散文《印象岁月》、合著《散文十二家·南浔专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