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百元一日聚”走红,老龄消费更要讲求“心价比”

    潮新闻 评论员 陈江2025-03-27 05:26全网传播量73.3万
    00:00
    00:00
    01“百元一日聚”在上海成为老年社交新潮流,老人们花100元可享受两餐、娱乐和社交活动。
    0260、70后老年人需求转变,追求社交、娱乐和自我实现,商家通过一站式场景满足其需求,超50%回头客证明模式成功。
    03“百元一日聚”创造“慢节奏+长时段”消费场景,实现“心价比”跨越,让消费成为情感联结。
    04该模式重构城市空间价值,填补传统养老服务空白,创造“轻养老”场景,为城市公共空间功能转型提供新思路。
    05银发经济需长期深耕,需在“低价实惠”与“可持续运营”间找平衡,政府应加强监管,鼓励老年友好型商业空间出现。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图源:新民晚报

    上海的“百元一日聚”火了。花100元钱,老人们就能在餐厅里享受两顿正餐、免费使用KTV和棋牌室,甚至参与防诈讲座、同学会等活动,从早到晚热闹一整天。这样的场景,既像一场老年版轰趴,又像一处高级托老所,迅速成为上海“活力老人”的社交新潮流。

    事实上,“百元一日聚”的走红并非偶然。传统养老服务,多聚焦于基本生活保障,但当代部分老年人的需求已经超越“生存”层面。他们渴望社交、娱乐和自我实现,甚至追求“悦己消费”。这种需求的转变,与60、70后逐渐步入老年群体密切相关。这一群体经济条件较好、受教育程度较高,消费观念开放,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这样的商业模式,实则隐藏着巧妙的商业逻辑。商家通过套餐制精准控制食材,把午晚餐间的闲置时段变成“黄金档期”。超50%的回头客加上口口相传,让薄利多销的生意也能运转自如。更贴心的是地铁口选址、无障碍通道、拼桌社交等适老化设计,这种将餐饮、娱乐、社交打包的一站式场景,形成了一个多方共赢的闭环。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老年人多数不愿消费,但事实并非全然如此。他们其实更想追求性价比与情绪价值的双重满足。拿“百元一日聚”来说,它创造了一个“慢节奏+长时段”的消费场景:老人们不会被催促离场,可以自由聊天、打牌、唱歌,甚至能自发组织活动。这种设计让消费从单纯的吃饭升华为情感联结,实现了从“性价比”到“心价比”的跨越。

    事实上,这种餐饮、娱乐、社交一体化模式,正在重构城市空间的价值。它通过适老化改造,将城市中闲置的餐饮空间,迅速转化为老年人聚集中心。更重要的是,它填补了传统养老服务的空白:日托中心侧重照护,老年大学偏向学习,而“一日聚”则创造了“轻养老”场景,让健康老人既能保持独立生活,又能重建社交网络的温暖,这种非典型养老模式,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当然,新业态的成长面临考验,银发经济也绝非短期风口,而是一门需要长期深耕的“温度生意”。经营者既要创新,也需克制赚快钱的冲动。要看到,低价策略盈利模式有其脆弱一面,一旦扩张过快或客流波动,可能引发服务质量的下滑。如何在“低价实惠”与“可持续运营”间找到平衡,是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政府层面则需加强监管,防止低价引流变相收割,同时鼓励更多老年友好型商业空间的出现。

    “百元一日聚”的成功证明:银发经济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而是需要从老年人视角出发,精准把握“性价比+心价比”的双重需求,才能让每一位老人,在经济实惠中找回生活的热闹与归属感,找到属于自己的“欢乐聚”。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潮评丨“瘦身咖啡”就是“智商税”,为何还有人上当
    潮评丨传统戏剧唱响青春之歌
    潮评丨库克的十年之约 杭州的十年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