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了一年的健身课,泳池也用不了,瑜伽课也上不了,费用能退吗?

潮新闻 记者 章锐 通讯员 朱畇瑄2025-03-27 01:46全网传播量416
00:00
00:00
01今年年初,丽水市莲都区王某因健身机构服务问题提出退费申请,双方争执不下。经调解员耐心劝解,最终健身机构同意解除合同并退还部分费用。
02健身类消费纠纷屡见不鲜,商家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03莲都区社会治理中心联合区司法局等部门,进驻了莲心消费纠纷调解工作室,成功帮助双方当事人解决多起退费纠纷。
04调解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提高警惕,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05对于经营者而言,应依法经营、诚信服务,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发布不实信息诱导消费者。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随着健身活动逐渐兴起,进入健身房报名健身课程,成为人们管理身体的选择之一。然而,有些健身房因经营不善或服务不周致健身类消费纠纷屡见不鲜。今年年初,丽水市莲都区社会治理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便接到一件调解案件,当事人王某希望调委会能出面帮其解决这场“退费风波”。

据悉,王某在莲都区某健身机构报名了为期一年的健身课程,并支付了课程培训费用共计八千余元。王某认为该机构的服务并未尽职尽责,无法达到其预期效果,且存在发布不实信息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的行为,遂向该健身机构提出退费申请,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当初我报这个课程有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了这个泳池服务,但是我刚报了这个课程两个月不到这泳池就开始维修,到现在还无法使用,这已经完全打乱了我的健身计划,你们应该赔偿我的损失!”王某非常生气地大声说道,“还有,你们之前宣传的时候说会开设普拉提、瑜伽课程,我购买了课程之后你们又说普拉提、瑜伽等课程暂时取消,这不是忽悠我嘛!”

而机构负责人则表示,泳池维修是出于安全考虑,课程暂停则是因为教练离职了,他们目前正在积极协调相关事项,并表示会尽快恢复;但是,由于前期签订的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对于提前解约等行为不退还已支付的价款。

调解现场双方当事人各持己见,争执愈演愈烈。面对这样的情况,调解员决定采用“背对背”调解法,通过分开说理、逐个谈话的方式,分别做当事人的工作,最后再“面对面”和解和履行。

引导双方冷静下来后,调解员先是找到王某,一方面对王某的遭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劝导其提出明确且更合理的赔偿要求。随后调解员又找到机构负责人,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经营者应当履行提供真实、全面信息的义务,并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服务;经营者未按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还预付款余额,并要求依法赔偿损失。

最终经过调解员的耐心劝解,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一致意见:健身机构同意与王某解除合同,并退还王某部分课程培训费用合计三千余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商家有时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常常引发矛盾纠纷,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充分发挥调解在消费纠纷中的作用,莲都区社会治理中心联合区司法局等部门,进驻了莲心消费纠纷调解工作室。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其作用,通过调查核实、法律释明和协商调解等方式,成功帮助双方当事人解决了退费纠纷。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提高警惕,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对于经营者而言,则应依法经营、诚信服务,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