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3月28日,杭州余杭梦想小镇开园。这些年,不同的创业面孔在小镇里来来往往,不变的是“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服务理念。记者再次蹲点这个特色小镇,讲述小镇在时代浪潮中勇毅前行的新故事。
樱花如云,海棠织锦……在时间的指针重复着圆周运动中,春寒褪去,梦想小镇又迎来最灿烂的花季。
2015年3月28日,梦想小镇正式开园。如今,近2.8万名青年创客的梦想在此生根、抽枝,与小镇的灼灼花海一道,绽放成蓬勃的创新之花。
一波又一波的青年,带着梦想来到小镇,又带着技术与产品从小镇出发,驰骋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以“梦想”之名勇闯新天地。
踏风而行,才能高飞
风起于青萍之末。每一位脱颖而出的创新创业者,都是时代风口的敏锐洞察者。
梦想小镇开园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作为面向“互联网+”产业的创新创业平台,梦想小镇抓住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风口。同时,依托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产业和生态优势,构筑了“人才+资本+孵化”的创业闭环,为创业者提供适宜成长的“阳光雨露”,吸引创业者集聚而来。
杭州非白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茹方军即是其一。2015年初,他冒雪赶到梦想小镇参加首批“创业先锋营”路演,带来的三维扫描项目脱颖而出,顺利拿到了入驻小镇的“金钥匙”。
非白三维的产品,主要是三维扫描仪,是一种基础测量工具。得益于智能制造的推广,非白三维的产品在工业、医疗等领域有了深度应用。“这是时代给的机会。”茹方军将这十年的创业历程归功于社会发展。“我想做出顶尖的产品,给中国智造贡献一点力量。”
踏风而行的非白三维,如今已成长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掌握最新一代高精度手持激光三维扫描技术的企业之一,并且是行业最早也是唯一完成芯片及全线自主的厂商。而扫描仪只是他们技术产品化的步骤之一,其目标是打造一双“机器人之眼”,让机器能识别三维空间中的物体。
截至目前,来自全球的3608个创业项目、27632名创业人才来到梦想小镇;其中274个项目获得百万元以上融资,融资总额超160亿元。他们是过去“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弄潮儿”。
他们如何而来?
一方面,杭州未来科技城举行“创业先锋营”路演,组建专业团队进行评审,通过评审拿到“金钥匙”的项目即可入驻小镇并享受扶持政策。2024年,梦想小镇“创业先锋营”实现月月有评审,引进创新创业项目111个。
另一方面,梦想小镇引进蜂巢、湖畔良仓等知名众创空间孵化机构,由孵化机构进行自主化、市场化招引。如首批入驻小镇的孵化器湖畔良仓,就引进和孵化了影刀、奇点云、小电科技等项目,包括17家准独角兽企业和2家独角兽企业。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成为时代强音,当“人工智能+”风起云涌,创新创业的积极信号再次传递到梦想小镇——
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的办公区,前来招商洽谈的项目络绎不绝,最多时一天要对接上百个项目;梦想小镇附近的咖啡馆里,关于人工智能与新兴科技的讨论从未停歇;各种沙龙、对接活动更加活跃,投资人与创业者的见面更加频繁……
在走访中,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好像重新回到了2015年”。但这种熟悉的感觉又有所不同——
2015年,梦想小镇的创业者更多聚焦于“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如今,则以“技术驱动+应用场景”为主。
但万变不离其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规律并不会改变。基于此,梦想小镇始终秉持初心,更加坚定了创新创业的“人启动”逻辑。
2024年,梦想小镇发布实施“百千星培育计划”,不断扩大金钥匙评审范围,从原来的互联网+,扩容到人工智能、电竞文化、文创企业、轻工业生产制造设计等产业类目。
今年3月18日,梦想小镇举行了2025年度第一季“创业先锋营”金钥匙项目评审。最终,在拿到“金钥匙”的21个优质项目中,人工智能项目就占了一半。
小镇内的孵化器,更是敏锐地捕捉到了“人工智能+”浪潮的来临。比如,湖畔良仓孵化器还开展“AI编程和Agent搭建”“AI hackathon”等活动,同创业者积极探讨新技术给产品创新乃至全社会带来的改变。
人才不再是报告中的数字,而被看做鲜活的城市共建主体。城市吸引人才,同时也被人才塑造。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街区形态的重塑。
尤其是随着小镇创业老街沿河商业和创业集市商业项目的陆续推出并不断优化,适合年轻人的餐饮、零售、休闲娱乐业态不断丰富,立体多元商业格局初步形成,成为创业者们的品质“生活圈”。
此外,小镇成功举办全国双创周主会场主场馆活动、“创青春”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梦想小镇半程马拉松等各类主题活动,累计举办近3千场活动,累计50.1万人次参与,为青年人才提供广阔的创业平台,吸引更多创客投入其中。
这种共生关系下的反哺式互动,正让创新创业者们正用脚投票余杭:经营主体总量超30万户,超3000家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更是人才济济、强者如云。
长期主义,护航梦想
今年农历新年前夕,梦想小镇首批入驻创业项目“青团社”创始人邓建波带着团队“重回梦开始的地方”,在小镇开了一场年会。
受限于空间,大多数进入成熟期的创业项目就会从梦想小镇“毕业”,到周边进行产业化。当创业者们带着各自的商业密码离开小镇的物理空间,一种不约而同的精神特质,“隐秘”地维系着他们与小镇的情感连结。
在邓建波眼中,这种特质是“梦想改变世界”的精神。“99.9%的创业,都是在抢存量价值,是你多我少的竞争。那不是我们想要的,当时我们每天讨论的、去探索的,是如何为社会创造增量价值。”
在时代浪潮中,“青团社”逐步成为行业的“独角兽”,秉持最初的“梦想”,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世界。比如,针对零工行业的诸多痛点,“青团社”推出“薪资秒结”“零工保险”“电子健康证”等,以数字技术赋能行业规范发展。这些努力,获得人社部官微点赞。
“青团社”是梦想小镇里逐梦者的一个缩影。小镇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梦想不管大小,都值得被呵护”。这种共识,源于这片热土长期主义的“基因”——
早在2003年,浙江就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2015年被称为中国“双创”元年,而杭州在2009年就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引领”,余杭从农业大县成长为杭州城市新中心……
大环境的长期主义,转化为小生态的爆发力。
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招商部部长金果介绍,从小镇内部的孵化器和运营商服务,到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协调区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再结合区级部门赋能、省市政策支持,让对项目和人才的服务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带着改变世界的梦想,从梦想小镇出发的创业者,在长期主义理念的“护航”下,以实干的理想主义,始终回应着社会的期待,在时代发展浪潮中作出自身的贡献。
站在梦想小镇入口处,地标“五彩翅膀”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来来往往。恍惚间,“五彩翅膀”缓缓扇动,带着这些青年飞向无垠天空、飞向更广袤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