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气球、塑料膜等飘挂物是架空输电线路的“天敌”,清除这些障碍物一直是电力行业面临的挑战。而在海宁,因为一项“黑科技”,无需运维人员停电登塔或带电作业,就能实现电网清障快、准、狠。
3月24日,在海宁市区联合路以南、海涛路以西,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输电运维人员在日常巡视中发现,110千伏祝龙1556双山支线2号塔和110千伏双东1246线24号塔的导线上缠挂两处塑料膜,若不及时处理,随时有线路跳闸的风险。面对紧急情况,运维人员科学研判,决定借助“激光炮”,对异物进行清除。
“激光炮”是激光清障仪的俗称,具有作业风险低、效率高等优势,射程可达数百米。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输配电运检中心输电班副班长龚晨介绍,通过激光远程聚焦,短短几秒钟就可以使异物局部产生高温,从而令异物熔断脱落,实现线路远程消缺。
当天,运维人员在反复勘测周边情况、明确异物飘动方向后,迅速选定“激光炮”架设位置。随后,开启电源、瞄准对焦、激光发射……通过运维人员的平板电脑,可以清晰地看到,塑料膜在激光的作用下发出一点火光,随即熔断掉落。从架起设备到异物消除,整个过程不超过半个小时。
“使用‘激光炮’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消缺,大大缩短处置时间。”龚晨说,以此次清障为例,按照以往人工处理的方式,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的停电时间,而现在无需停电,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完成消缺,有效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自2017年起,海宁就试点采用“激光炮”清除电网异物。这些年,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不断加大投入,迭代设备,已让激光清障成为电力运维的常用手段。据悉,相比当年300瓦功率的设备,如今600瓦功率的设备清障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对更粗更硬的尼龙绳、树枝等也不在话下。
春天,惠风和畅,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针对可能出现的风筝、气球、塑料膜等飘挂物,连日来,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严阵以待,安排运维人员以“拉网式特巡+激光清障”组合战术,对线路通道隐患进行常态化排查,及时消除潜在风险。同时做好相关宣传,提醒广大市民在放风筝、气球或使用无人机等时,注意远离高压线路,避免触电或设备短路;若遇险情勿自行处理,需及时联系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