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晚,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内的中澳大战如期打响,近七万人抢票来到现场为国足呐喊助威,几乎整个杭州都被这场关注度空前的球赛而悸动,为国足加油助威的元素随处可见。
这空前的关注度可不仅仅体现在观众人数和城市氛围上,就连前来报道的媒体数量都令人咋舌。据统计,本次赛事官方收到了780多位记者的注册申请,堪称本届世预赛十八强赛之最。就连昨天的新闻发布会,都有近三百名记者将“大莲花”发布厅挤满。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国足冲击世界杯的形势会如何发展,主场杭州的办赛服务能打几分,潮新闻记者在开赛前采访了多位跟随国足走南闯北,平均从业经历超过20年的资深体育媒体人,听听这些业内“老法师”们怎么说。
四川日报体育总监薛剑。记者 赵磊摄
四川日报体育总监薛剑:主场“大莲花”我可太熟悉了
“‘大莲花’我太熟悉了,之前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都在这里举行的,包括亚运会的田径比赛,我来过很多次。”说起来自己与“大莲花”的缘分,从业经历超过25年的四川日报体育总监薛剑打开了话匣子。
薛剑回忆说,2000年世预赛10强赛是他首次开始报道国足比赛。“就是中国队第一次进入世界杯那次,当时在沈阳我们前前后后待了半年多时间。最后一场1-0击败阿曼出线,我们现场就狂欢起来了,那个情景至今难忘!”
针对这场中澳大战及接下来国足的出线形势,薛剑认为大众应该像国足主教练伊万科维奇一样,对自家球队的目标和定位有个清晰的认识。中国队的目标就是拿到小组第四,我们现在的计划就是应该在积分上压住巴林队和印尼队。
“不要去奢望我们可以直接进军世界杯,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自媒体在炒作话题,博取流量的噱头而已。这场比赛我们尽量少丢球,如果说我们能够逼平对手拿到一分,肯定是个最最最(特意用了三个‘最’)理想的结果。”
对于杭州的办赛服务,他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交通食宿安排什么的都挺到位,媒体酒店到这个场馆的距离也非常的近,为我们大家开展工作提供了不少方便。”
文汇报体育部主任沈雷。记者 赵磊摄
文汇报体育部主任沈雷:整个城市都声援国足令人动容
“中国队整个18强赛的表现基本上踢出了自己的真实的水平。”同样从业25年有余,亲眼见证过国足冲进世界杯决赛圈的文汇报体育部主任沈雷认为,国足此前对阵强队都没有拿分是正常发挥,但是拿到了两场关键性的胜利——在直接竞争者身上拿到分数则令人欣慰。
“这25年来你可以看到亚洲的对手都在进步,你不能说中国的足球在退步,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我们也在进步,但是我们的速度慢了,我们被前面的人越甩越远了,后面的追兵又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不努力的话,就会感觉你是在倒退。”沈雷感慨道。
在他看来,目前的中国足球正在慢慢走出低谷:“包括近几场国家队比赛,队伍表现出的精神面貌,以及之前的U20亚洲杯王钰栋等一批年轻球员的表现,都让我们看到了国足的希望。”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年轻球员还需要更多实战经验的积累。沈雷认为,当下国足还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状态,好的幼苗有了,但羽翼未丰,仍需要给他们一些时间。“我个人一直觉得,这次比赛我们如果能够进前4,能够进附加赛,已经是一个最好的结果了。”
沈雷表示,当前的国足是一支团结拼搏的队伍,至少在场上态度上没有可以指摘的地方。任何一场比赛,队员们都尽力地打出自己的水平。现任主帅伊万科维奇起用了不少的年轻球员,有适合当前这支队伍的战术体系,队员们在场上能打出一定的进攻来。“即便我们最终没能进附加赛,这支球队在本次18强赛上的表现,我认为是完成得不错的。”
杭州的主场氛围,也让沈雷竖起了大拇指。他看到了整个杭州都洋溢着对国足大战在即的助威,这让他觉得很感动:“我以前跑那么多年国家队的比赛,很少见到如此热烈的城市氛围,整个杭州都在声援国家队!"
比赛现场。记者 杨晓轩摄
齐鲁晚报刘瑞平:此刻杭州与中国足球同频共振
已在体育媒体圈奋战30年的齐鲁晚报记者刘瑞平头发都已斑白。“60后”的他也见证过国足的荣耀时刻,也随队一同经历了近年来的浮浮沉沉。
刘瑞平表示,中澳之战对于国足来说,本来就是很困难的一场比赛,对方是世界杯的常客,不仅实力强,而且有经验。中国队2002年之后再未进过世界杯,与之相比肯定有差距。
“这个比赛我觉得胜负其实对于国足的出线形势影响不大。虽然大家都想着能前二直通世界杯,但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刘瑞平说,主要需要盯着的,还是印尼和巴林两个对手。
比赛现场,球迷们震天的呼喊声让刘瑞平感受到了杭州的热情。“今天说不定球迷的上座率要破纪录啦!”刘瑞平认为,此前已经连输两场了,球迷们的热情依旧不减,证明大家看比赛已经对胜负不再那么看重了,反而更注重国家队自己的表现。
对于杭州的办赛氛围,刘瑞平同样连连称赞。“昨晚的钱塘江沿岸的灯光秀我也关注到了,非常震撼,也让我印象深刻。此时此刻,杭州和中国足球在同频共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