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钦州灵山、百色凌云、柳州三江、桂林阳朔到贺州昭平,“广西早春茶唤醒中国春天”的时候,梁志海去各地茶区转了一圈。与春天同行,看到茶产业发展的好势头,梁志海觉得自己推广茶文化的劲头更足了。
身为广西南宁古鼎香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的梁志海,去年10月,正式成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首次聘任的15名“茶文化传播大使”之一。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茶,是一片小叶,但对于梁志海来说,是把茶叶作为“大业和事业”来细细打磨的。每一层身份之后,都是他对茶深沉的情感和使命的担当。
“下海”闯蓝海
梁志海算了算,从“入茶门”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
40年,这个时间不算短了。
1986年从安徽农业大学茶业专业毕业后,梁志海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社茶叶科,负责茶叶种植、加工等工作。“当时科里只有2个年轻人,所以基本上跑腿的工作都是我们来做。”而正是这段深入基层一线的工作经历,让他对书本上的茶叶有了更具体形象的认识。
梁志海谈起刚参加工作时去乡里,“通知大家晚上开会,乡干部告诉我们开不了,开会得安排在第二天。”因为村民们到乡政府得走十几个小时。“你看着就在山的对面,但一走可能就是一天一夜。”但村民们还是会为了茶,连夜赶去开会。
这让梁志海惊讶,茶叶对他们这么重要吗?
在后来工作的十多年里,这种重要性有了具象的认知:茶叶改变了当地的风貌,路变畅通了,家里放起了录像带,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正是因为看到这种实实在在的变化,梁志海觉得茶市场是一片蓝海,值得闯一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2000年,他决定“辞职下海”,创办茶企、开出茶馆,成为一名企业家。聊到转变身份,梁志海说,想要把茶叶做成产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让更多人因为这片叶子受益。
梁志海先后创建了长裕川、古鼎香、九畹茗堂等茶馆连锁品牌,开过将近百家茶馆。“茶馆是茶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让外行人有机会认识茶和茶文化。”这也是梁志海开茶馆的初衷,通过茶文化的熏陶,引导大众喝茶。他笑着提了三个扩大:“扩大喝茶的人群、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扩大茶叶的销售量。”
茶馆就像是万花筒,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产业发展的变迁。而茶馆里茶叶种类的变化背后,也反映了广西茶文化的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
为六堡茶“呐喊”
梁志海刚开茶馆的时候,经营茶品以乌龙茶为主,“当时社会上主要流行的是乌龙茶。”后来又流行过一段时间普洱茶,反而是本地六堡茶,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
“六堡茶作为广西名茶,属于侨销茶。因为以外销为主,在国内宣传少,很长时间里国内知道六堡茶这个中国名茶的人不多。”梁志海说道,“即使在六堡茶的故乡,大多数人对六堡茶的认识也是一知半解。”作为广西人,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担负起推广家乡茶的任务。
2012年,梁志海在茶馆里摆起了六堡茶,茶艺师们向顾客普及六堡茶知识。在2017年,更是开了一家以六堡茶文化为特色的“古鼎香六堡茶戏馆”。大家可以在这里看戏、品六堡茶。梁志海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利用茶馆的平台,积极宣传推广六堡茶。
六堡茶解疑、六堡茶的特点和储藏、六堡茶的冲泡方式和品鉴……梁志海还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成文字,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在《南国早报》发表关于六堡茶历史、生产、收藏、品饮的系列文章,普及和宣传六堡茶文化。“推广六堡茶是广西茶人的义务,我们要把六堡茶打造成广西乃至全国的名优特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为六堡茶“专业正名”的同时,梁志海还琢磨了更多六堡茶文化推广的行动。如策划“第一届南宁市茶文化艺术节暨广西六堡茶产业高峰论谈”,建立“古鼎香六堡茶研究院”,充分发挥当代茶叶科技人才的作用,研究六堡茶产业。梁志海介绍道:“2007年,我们和梧州市农业局在六堡镇,以仓松茶厂为基地,科普六堡茶种植知识、选育种苗、改良老茶园、推进六堡加工生产。”
如今,推广六堡茶和茶文化已经成为梁志海的一种本能。在接受记者采访前,他刚刚结束在南宁老干部会议上的一场讲座,“讲了一个多小时,关于六堡茶的历史和作用。”
做大家的“茶军师”
梁志海说:“做了一辈子茶,也算是踩过不少坑‘交了学费’。”他希望能把这些坑填好了,后来者尽量少走弯路。
于是,他“开门授课”。
在国内茶艺还没兴起的时候,他就在茶馆里开展茶艺培训,在广西最早开始进行系统茶艺培训工作。“目前在广西的茶艺师,很多都是我的学生。”梁志海觉得,培养人才很重要,这是教大家泡好一杯茶的技能。到目前为主,已经累计培训茶艺员工2000多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2019年起,梁志海担任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业技能大师一职,开设了茶叶审评、茶叶机械、企业经营管理等课程。他认为,在学校上课培养人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把自己在一线的实践经验和学生进行分享、探讨,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有自我造血的能力。”
除了学校,梁志海的另外一个“根据地”在乡村。他一年里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乡村进行技术服务。
梁志海把政策、信息带到乡村茶区,帮助茶农解读政策。还手把手教茶农如何种茶、做茶。有茶农想要开厂,他还帮助准备材料,分享经营要点。“如果茶农不理解茶、不重视茶,那么他就做不好茶,可能采摘不到位,维护不用心。”梁志海希望通过在茶农中强调茶的重要性,传播茶文化,充分调动茶农的积极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凌云县,梁志海有个很要好的朋友,是当地的村支书。在他的影响下,朋友学茶做茶,把村里的文化活动,紧紧地和茶文化连在一起。梁志海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以前村里一些无所事事,爱惹是生非的人变少了。因为茶,改变了村里爱喝酒的一些懒散村民的面貌,争吵变少了,环境变得和谐。“喝茶让他们变得清醒,家庭和睦。”
“茶文化最空白的地方是农村,茶文化进入农村,变成一种生产力,促进茶产业发展,文化就有根基了。”梁志海想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把茶叶做好,让绿叶变金叶。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开茶馆、办讲座、跑乡村……梁志海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而在忙碌的行程背后,是他对茶和茶文化的“一片赤诚”。他告诉记者,现在广西茶卖得很好。这或许是对他40余年茶工作的一种肯定。
往后的日子,仍未来可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