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让企业家坐“C位”,临平这场大会有诚意更有深意

    潮新闻 记者 胡金 通讯员 胡心怡 杨亚彤2025-03-21 12:56全网传播量2.1万
    00:00
    00:00
    012024年3月21日,临平区举办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创新驱动、两业融合、开放提能。
    02临平区邀请205家企业和20家金融机构坐“C位”,彰显对民营经济的支持。2024年,临平民营市场主体超15万家,贡献超七成税收、八成就业岗位、九成科技创新成果。
    03知存科技致力于存内计算技术创新,预计累计研发投入将达100亿元。东华链条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升级,实现产品耐久性行业领先,进入知名汽车集团战略采购体系。
    04新西奥电梯集团加快从“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延伸,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10%。联通产研院推动数智化转型与AI融合,为多个领域提供高效AI解决方案。
    05临平区成功签约中国绿港相关项目,标志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计划深化现代物流体系,实施出海服务赋能行动,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数字文化贸易新赛道。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临平区“创新驱动、两业融合、开放提能”高质量发展大会

    3月21日,杭州市临平区举行“创新驱动、两业融合、开放提能”高质量发展大会。

    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邀请205家企业和20家金融机构代表坐“C位”,彰显临平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与支持。

    民营经济是支撑临平高质量发展的“铁柱钢梁”。2024年,临平民营市场经营主体超15万家,为城市创造了超七成的税收、提供了八成的城镇劳动就业岗位、输出了九成的科技创新成果。

    在临平区委书记陈如根看来,要在全区上下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的浓厚氛围,让企业和企业家们享受服务的“C位”、当好发展的“C位”,加快构建“创新驱动、两业融合、开放提能”的发展格局。

    知存科技所在的算力小镇

    创新驱动

    民营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源于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是临平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会上,知存科技副总裁林通介绍,他们专注于存内计算技术,打破传统计算架构中存储与计算分离的瓶颈,能大幅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和能效,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算力支持。

    “我们正全力推进新一代存内计算芯片的各项研发工作,旨在进一步提升芯片的计算能力和复杂任务处理能力,在更多关键领域发挥更大价值。”林通说,后续将逐年增加研发投入,预计累计支出将达100亿元。

    东华链条创建于1991年。作为国内链传动行业的老牌企业,同样在创新驱动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东华链条董事长宣成说,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升级,产品耐久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实现了对国际头部供应商的国产化替代,进入知名汽车集团战略采购体系,在细分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频出创新成果的背后,是临平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和高度重视。近年来,临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人才链,支撑优势产业能级跃升、未来产业集聚成链。

    接下来,临平将通过建强浙江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临平分中心等平台,健全科研成果与区内龙头企业产业化落地共享等机制,探索校院企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等模式,全力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单项冠军”和具有细分领域竞争优势的潜力科技企业,正逐渐显现。

    新西奥电梯集团

    两业融合

    临平以制造立区,在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方面勇于探索。

    新西奥电梯集团董事长陈夏鑫介绍,企业正加快从“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延伸,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增强客户黏性,推动内生裂变。

    今年一季度,新西奥电梯集团订单量同比增长10%,其中包含杭州多个重大工程订单。陈夏鑫说,计划进一步扩大在临平的战略投资,早日实现200亿元年产值目标。

    联通产研院积极探索数智化转型与AI融合新路径。目前,企业已深度融合联通“元景”大模型与DeepSeek大模型体系,为政务服务、教育、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提供高效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推动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联通产研院总经理顾彬看来,临平作为杭州数字经济的核心承载地,不仅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实体经济根基,还坐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算力小镇等创新平台,为“AI+两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何激励更多企业从“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延伸,从“出售产品”向“产品+服务”提升?

    眼下,临平主攻数据要素、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检验检测四条赛道,加快物流、金融、商贸等领域新场景应用、新赛道培育、新模式推广,构建“三新经济”培育生态。

    通过深入推进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加快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时尚三大主导产业领域两业融合应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建立服务型制造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临平要实现“大平台、大创新、大集群”三大突破。

    中国绿港

    开放提能

    会上,中国绿港相关项目和中国数谷(临平)相关项目的成功签约,标志着临平在对外开放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

    开放提能,是临平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路径。

    陈如根表示,临平将着眼对外开放,不断放大融沪桥头堡区位优势,加快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具体有四大举措——

    在做实硬件方面,围绕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联动推进沪乍杭铁路、杭州地铁四期、杭州中环、沪杭高速抬升等重大工程,拓展五洲路、宁桥大道、东湖地面道路等内部联系,让各类生产要素畅通流动。

    在做优平台方面,大力实施出海服务赋能行动,构建“海外参展+出口信保+营销网络”全方位赋能政策体系,在全市率先实施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补助政策,加快谋划公共保税仓,支持企业布局海外仓,持续擦亮“临品出海”品牌。

    在做强特色方面,深入实施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积极推动MCN机构和跨境电商头部卖家、大型平台开展合作,支持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打造跨境直播基地,力争跨境电商总额三年翻番。

    在做大规模方面,发力数字文化贸易赛道,依托区内优质文创企业加强网剧、网文、网游“新三样”发展和出海力度,加快打造临影厂2.0版本,力争打造一批现象级大视听产品,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

    今年以来,临平谋划实施“三个年”活动,重点也是围绕企业发展。其中,创新主体质量提升年是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城乡综合品质提升年是为企业发展优化环境,干部队伍作风提升年是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不仅提升临平的对外开放水平,更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