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无诈海岛”,让诈骗无处遁形

    潮新闻 记者 陈佳妮 通讯员 罗骑2025-03-21 05:20全网传播量1430
    00:00
    00:00
    01嵊泗公安连续三年实现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数、案损数“双降”,2024年同比下降超40%和59%,破案数等同比上升。
    02嵊泗公安组建“民宿管家”反诈联盟等多支反诈宣防队伍,覆盖全县各乡镇,实现从“有限警力”到“无穷民力”的转变,有效遏制诈骗案件发生。
    03嵊泗公安依托“雷达网”精准反诈平台,结合大数据赋能,实现易受骗人群画像精准识别和针对性宣防,已覆盖1.91万重点人群,无一人受骗。
    04嵊泗公安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拓宽宣防渠道,累计推送102.7万余条预警信息,有效遏制诈骗案件发生,为群众筑牢反诈屏障。
    05嵊泗公安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2024年累计止付冻结涉案账户110个,追赃挽损资金104.9万余元,占总案损数的42.3%,破案率达48.6%。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层出不穷,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在这一严峻形势下,嵊泗公安肩负起守护海岛安宁的重任,深入贯彻落实“四专两合力”工作要求,通过深化多元共治、瞄准薄弱环节、精准靶向发力,嵊泗公安在推进“无诈海岛”治安品质创建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22年以来,已经连续三年实现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数、案损数“双降”,仅2024全年,发案数、案损数、重大案件数更是同比下降 40.7%、59.4%、100%,破案数、抓获数、追赃挽损数同比上升 30.8%、10%、24.6%,实现了“三降三升”的良好态势。

    深化多元共治,为海岛共富“注势能”

    2024年9月,来自上海的王女士一家来嵊旅游,入住了嵊泗枸杞岛的一家民宿,民宿管家小张接待了王女士的一家,但小张接待的第一时间不是直接帮助办理入住,却是一边办理入住登记,一边拿出一张反诈告知书向王女士介绍起了常见的诈骗手段,“现在骗子的手段层出不穷,像刷单返利,可千万不能信……”正当小张讲解时,王女士忽然拿出了手机,咨询起了小张,原来几天前王女士接到自称某购物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要退款理赔,还要王女士下载其他聊天软件,并支付保证金,当时的王女士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及时处理,暂时搁置,当听到小张的讲解后,忽然警醒,自己可能遇到了诈骗。小张当即联系了枸杞派出所的民警,对王女士的情况进行回汇报,五分钟后枸杞派出所的民警来到了民宿进行甄别,发现王女士遇到的正是退款类诈骗手段。王女士也对着小张和民警表示,还好接受了民宿管家的反诈宣传,不然王女士极可能被诈骗。

    嵊泗公安结合辖区实际,以入嵊游客、渔船民等风险人群为关键切口,通过多方沟通、交流和培训,组建了多支极具海岛特色的反诈宣防队伍。其中,“民宿管家”反诈联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游客办理入住时,“民宿管家”会第一时间递上反诈告知书和宣传手册,并细心讲解常见的诈骗套路。在嵊泗,除了像小张这样尽职尽责的“民宿管家”反诈宣防队伍外,还有像“百年渔场”反诈队,他们利用渔民出海归来休息的间隙开展反诈宣传;“东海渔村”反诈先锋队活跃在各个渔村,通过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各种诈骗案例,开展“一户一访、一人一讲”的全覆盖宣防模式。这些队伍覆盖全县各个乡镇,实现了从 “有限警力”到“无穷民力”的转变。

    同时,嵊泗公安还依托海上牧场联勤警务站、海防工作站等,积极探索“海上拒马”、“进码头、上船头”等定向宣传模式,民警定期登上渔船,向渔民们发放反诈宣传资料,讲解以物资采购诈骗、贷款诈骗等专门针对渔民群体的诈骗手段。通过构建“主动防、精准防、落地防”闭环工作体系,受宣对象在嵊期间无一被骗。

    瞄准薄弱环节,为精准宣防“赋动能”

    2024年12月的一个傍晚,民警张苗来到了嵊泗马迹山的一处建筑工地,专程找到了准备休息的王师傅,正当王师傅还在忐忑,民警为何找上门来时,张苗表达了来意,原来王师傅是位在嵊单身务工人员,平时没有家人在身边,根据嵊泗公安自主研发的“雷达网”精准反诈平台分析,类似王师傅这样的情况是最为可能成为骗子的“猎物”,于是张苗乘着工人休息的时间,专程上门为王师傅开展反诈宣传“王师傅,可别小瞧了诈骗,现在诈骗手段五花八门,无孔不入。”随后,张苗根据平台分析结果,认真地介绍:“王师傅,根据我们‘雷达网’精准反诈平台分析,像您这样单身在外地务工的群体,平时工作忙、社交圈相对固定,就极易遇到刷单、网络贷款等诈骗。”随后,民警一边以案说法,一边对诈骗手段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王师傅及工友们也听得全神贯注。听完张苗的讲解,王师傅长舒了一口气,说道:“哎呀,多亏你们来给我讲这些,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多门道,以后我可得多留个心眼儿。”

    自去年“冬季行动”开展以来,嵊泗公安全面打造“身边事+全覆盖+精准式”的防范宣传新模式,其核心便是依托大数据赋能创新建设的“雷达网”精准反诈平台。这个平台就像一双“智慧之眼”,通过分析诈骗犯罪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受害人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行为等特征,形成易受骗人群画像,从而实现精准识别和针对性宣防。自平台运行以来,已覆盖辖区重点人群1.91万人,无一人受骗。

    此外,嵊泗公安借助通信运营商、微信公众号、五级微信群等载体,拓宽线上宣防渠道,定期通报发案形势、发布预警信息,截至目前已累计推送102.7万余条预警信息。通过对本地居民日@、流动人口月@、入岛群众全@、特殊群体常@,有效遏制了诈骗案件的发生,为辖区群众筑牢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反诈屏障。

    精准靶向发力,为打防一体“提效能”

    2024年3月,嵊泗居民张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短短几十分钟,被骗17万元。面对巨额财产损失,几乎让他陷入绝望。嵊泗公安接到报案后,高度重视,迅速启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应急处置机制,大数据实战中心通过对涉案资金账户的穿透分析,锁定资金流向;反诈中心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紧密协作,及时止付冻结部分涉案资金;侦查中心组织精干警力,经过连续奋战侦查办案,三大中心协同作战,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并追回被骗资金。

    当民警通知张某被骗资金已被追回时,他激动万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笔钱不仅挽回张某的经济损失,更是重新燃起他对生活的希望,为了表达对民警的感激之情,张某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人民卫士 为民除害 敬业正直 追赃挽损”,亲手送到反诈中心民警手中。他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连声道谢:“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你们是我们老百姓的守护神!”

    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嵊泗公安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将专业打击与高效追赃挽损紧密结合,将侦查中心、反诈中心和大数据实战中心合署办公,深度融合三大中心人力、技术、数据资源,严格落实“四长”“四快”“六必”和“三定五清”工作机制,强化专业打击队伍建设,让每一起案件都无处遁形。

    仅2024年,嵊泗公安累计止付冻结涉案账户110个,追赃挽损资金104.9万余元,占总案损数的42.3%,破案率达48.6%。这些数据背后,是嵊泗公安对每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全力以赴,是他们用热血和汗水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们始终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面对犯罪行为毫不退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人民的忠诚,对法律的敬畏,为嵊泗这片土地的和谐稳定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