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嫌楼上租客动静大,楼下住户报警30多次|“房子的通病”之隔音差

    潮新闻 记者 蒋敏华 楼肖桑2025-03-21 03:54全网传播量21.1万
    00:00
    00:00
    01杭州出台住宅品质新规,提出“好房子”建设标准,强调隔音效果。
    02华剑名下的酒店式公寓因噪音问题逼走三任租客,楼下住户频繁报警投诉。
    03萧山闻堰小区章洁因噪音与楼下住户冲突,双方闹进派出所,反映住宅隔音问题严重。
    04隔音效果差主要由楼板厚度不足、隔墙材料缺陷、门窗厚度问题等因素造成。
    05浙江省绿色建筑工程设计院专家表示,新建楼盘层高3米以上,为安装地暖提供空间,有助于降低噪音。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杭州出台住宅品质新规并发布配套的设计导则,从“便捷宜居、健康舒适、安全耐久、绿色低碳、数字智慧、精细运维”等方面,提出了“好房子”的具体建设标准和要求。

    导则提到了几个与品质有关的关键指标,其中第一项就是“住宅建筑应采取满足声环境要求的降噪技术措施”,可见隔音效果在住宅品质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事实上,隔音差是很多高层住宅的通病,也是广大业主最为诟病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楼上楼下的噪音影响,成了邻里之间的一大不和谐因素。尤其是由于楼上楼下作息时间不同,又或者生活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噪音成了严重影响生活品质的一大因素。

    图源:IC photo

    楼下住户屡屡报警

    楼上三任租客被逼走

    现实中,由此引发的邻里矛盾也不在少数。华剑(化名)名下一套位于滨江区的酒店式公寓,由于噪音问题先后被“逼”走三任租客。华先生告诉记者,他每一任租客都曾被楼下住户报警投诉过,原因都如出一辙——楼下住户嫌楼上租客动静太大,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

    “他光报警可能就30多次了。可能是因为对声音特别敏感,只要我的租客一发出声音,他就要去投诉。”面对这样的情况,华先生一肚子苦水。几任租客都因为受不了楼下三天两头投诉和报警,宁愿承担一部分违约金也要搬走。“我这套房子已经在中介和小区都‘挂了号’了,摊上楼下这么个邻居,房子很难租出去了。”

    家住萧山闻堰一小区的章洁(化名),也曾因为噪音问题,与楼下住户发生过严重冲突。“我们在家已经很小心翼翼了,就怕发出的声音太吵影响到楼下。可是楼下住户还是时不时投诉,并在业主群里多次发飙,并且还安装了震楼器。有一次我们家几乎没怎么发出声音,可楼下镇楼器还是响起了,当时我很生气就直接冲进楼下,把震楼器给砸了,最后双方闹进了派出所。”

    章洁说,由于房子隔音效果很差,其实很多时候楼下住户听到的噪音并不是她家发出的,很有可能是再上面几层或者是对门。现在,她家已把所有桌椅脚都包上了软垫,并且家里的拖鞋全部换成软底,生怕吵到了楼下。

    优化材质和工艺

    隔音效果有提升空间

    不同的人,对噪音的接受度有较大差异。对噪音敏感的人,也往往更易引发邻里冲突。不过,很多小区的隔音效果差,这也是客观现实。

    那么,隔音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能否从设计和施工时就尽可能地规避呢?

    记者采访了一位负责土建的项目经理。他表示,隔音效果差体现在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上,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楼板厚度不足,这也是最为普遍的问题。二是隔墙的材料缺陷,类似轻钢龙骨隔墙这样的材料,没有填充隔音棉或是没做分层处理,导致隔音性能降低。三是门窗的厚度问题,单层玻璃的隔音效果当然没有双层的好。”

    此外,他还提到施工时工艺上的缺陷对隔音的影响,比如墙体与楼板、门窗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未完全密封,导致声音可以通过缝隙扩散。

    其实,层高对噪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生活经验来看,但凡楼上装有地暖的,相对而言产生的噪音就要小得多。“楼板再加上地暖的厚度,一般来说要达到20公分左右。这样的厚度,楼上只要是正常走路,发出的声音不太会穿透到楼下。”浙江省绿色建筑工程设计院的相关专家向记者表示,如今杭州的新建楼盘层高都在3米以上,这就为后期安装地暖提供了充裕的空间,从而起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