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南太湖观察 | 重构融沪新优势,看轨道上的南浔如何向新突围

    潮新闻 记者 徐坊2025-03-21 01:29全网传播量11.6万
    00:00
    00:00
    01沪苏湖高铁开通,南浔迎来发展机遇,将宝贵机遇转化为发展胜势。
    02南浔经济开发区成功引进光伏及半导体金刚线钨丝拉丝检测一体装备产业化项目,得益于全新招商团队的高效精准服务,体现了南浔在招商引资上的创新打法。
    03南浔提出构建全员全域全要素招商的工作格局,推动招商模式由“单打独斗”向“体系化”转变,一季度已成功招引7个项目,提前完成招商任务。
    04南浔坚持开放创新理念,推进交通畅联、平台升级、产业集聚,通过优势互补、创新协同参与上海都市圈产业链发展,拓宽沪浔合作新空间。
    05南浔“无中生有”创造产业奇迹,如木业王国、电梯之乡等,现聚焦泛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赛道,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沪苏湖高铁的开通,不仅进一步拉近了南浔和长三角城市的距离,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打开新的想象维度。

    开通首年,南浔如何把宝贵机遇转化为发展胜势,开创属于55万南浔人民的美好未来?

    通讯员 陈志斌 摄

    早在2月举行的“新春第一会”上,南浔开篇定调:聚焦“接轨上海再奋进、实干争先创未来”主题,以“项目攻坚年”为总载体,大力务实推进“1391”工作部署。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在刚刚结束的南浔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交出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也列出了“项目攻坚年”的施工图,项目提速、产业升级更被频频提及。

    链接优质资源,创新招商打法

    上月底刚刚落户南浔经济开发区的光伏及半导体金刚线钨丝拉丝检测一体装备产业化项目,已在着手进行企业注册、备案、厂房装修等后续工作。

    “这里交通区位好,又提前给我们准备好了满足生产要求的现成厂房,创业成本低,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链也比较完整,是量产的优选地。”项目负责人说,该项目专为光伏金刚线及半导体钨丝的高精度制造量身打造,集成了先进的拉丝技术与智能化无损检测系统。项目的成功落地得益于经济开发区今年组建的全新招商团队,洽谈初期,招商团队了解企业在厂房、配套资金等方面的需求后,迅速响应制定个性化招商方案,高效、精准地为企业一一“解忧”,最终形成的地方综合比较优势,坚定了企业落户的信心。

    南浔“万亩千亿”产业平台。通讯员 沈勇强 摄

    招商引资是做强地方发展引擎的关键之举。在各地招商都在喊难的当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抓好这个促经济、稳增长的“牛鼻子”?以招商模式提质换取长期效率提升,是南浔给出的创新解法。

    今年2月,南浔首次提出,构建全员全域全要素招商的工作格局,推动招商模式由“单打独斗”向“体系化”转变,主动链接上海、苏州等地的优质资源,嵌入长三角产业链。

    南浔区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的招商员小邹对此感触颇深。作为一名驻上海招商办事处多年的“老面孔”,跑项目是小邹日常最主要的工作。但和往年相比,今年他跑起项目来更有底了。

    南浔区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区里提出的“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新打法,开发区及时建立了灵活高效的市场化、专业化招商运行管理机制,以换取与上海产业链更深度的融合,也为打造产值超1000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在招商渠道上,开发区与7个产业招商中介和3个行业协会深度合作,发挥其“穿针引线”功能和“朋友圈”资源,每月精准推介项目不少于10个,逐步实现从“政府招商”到“市场引导”的转变。

    第二,在招商队伍的组建上,开发区重塑工作体系,根据现有的主导产业,建立了产业、人才、基金3个招商组,实行扁平化管理。

    第三,招商清单更精准。比如,开发区将聚焦泛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两大新兴产业,全年计划新招引3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超15个,新开竣工3亿元以上项目超20个。

    智芯动力(吉利)为吉利商用车配套电池 通讯员 沈勇强 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了南浔全年的“招商目标”,“按照全员全域全要素招商体系,招引3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招引亿元以上文体旅项目5个,导入现代服务业项目40个”。眼下,包括小邹在内的招商员们更忙了。

    “招商中介负责跑楼,我们负责对接,大家分工合作,效率特别高。”小邹说,现在每周至少有3-5天在外面精准对接客商。再加上沪苏湖高铁开通,出行特别方便,互动频次增加了,大家感情也更好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一季度,已成功招引7个项目,提前完成一季度招商任务。

    提升城市能级,拓展融沪更广空间

    南浔,湖州对外开放的东大门、接轨上海的桥头堡。这些年,接轨大上海,一直是南浔的首位战略,也是多年来久久为功的课题。

    打“创新牌”、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发展起来的浙江,开放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今年全省新春第一会部署的七方面工作中,再次强调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上取得新突破”。

    历史上南浔的辉煌源自开放。南浔先辈凭借“一根湖丝”“一条运河”闯荡上海滩,成就了南浔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为代表的浔商传奇。

    今天的南浔,重振辉煌关键也在于开放。建区二十多年里,南浔始终坚持开放创新的理念,主动顺应区域一体化发展大势,以开放创新、合纵连横的理念推进交通畅联、平台升级、产业集聚。“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嘉湖一体化合作先行区、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吴江南浔协作示范区等平台竞相发力。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引进各类关联项目46个;以“上海班”为突破口,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南浔实验学校委托上海世外深度托管,推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迈入高铁时代发展元年,沪浔两地的空间距离缩短到半小时。如何进一步扩大沪浔同城效应?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

    对上海,要纵深推进全面接轨大上海“首位战略”,建设高能级上合区,主动融入并服务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桥头堡。

    “KPI”也下了,比如引进符合南浔产业导向并与上海关联的重大产业项目40个;导入科创、生产性服务业项目20个以上。

    泰鼎新能源配套生产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电池。通讯员 沈勇强 摄

    为实现更广范围、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接轨上海,今年,南浔一方面通过优势互补、创新协同参与上海都市圈产业链发展,加快泛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新兴产业集聚,构建现代产业接轨体系,不断拓宽产业的合作空间;另一方面,对标上海发展环境和城市功能,全方位构建融沪接苏联杭综合交通体系,加快综合智慧物流园区等重点工程,不断拓宽沪浔合作新空间。

    “无中生有”,谋实发展路径

    位于南浔镇区域内的高铁湖州南浔站西侧,南浔人才科创中心场地建设和招引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对此期待满满。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久前,由南浔投资、众擎自主研发、制造的全尺寸通用人行机器人SE01登陆全球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首次真正解决了机器人的自然步态难题。

    搭乘高铁的快车,身兼省级度假区、高新区等“金字招牌”于一体的南浔镇,在高铁沿线“无中生有”,培育出一条未来产业发展的金边——围绕“人工智能+”产业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

    “无中生有”,做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开拓者,南浔人善于此。

    南浔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平原,地形平坦,却用40年时间,“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了一个“没有森林的木业王国”,成为全国闻名的“中国木地板之都”“中国木门之都”“中国整木定制之都”;

    南浔还“无中生有”打造了“没有钢铁的电梯之乡”,成为全国三大电梯产业集群地之一,电梯产销量占我省50%、全国10%。

    经过多年的实践,他们坚信,一颗种子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南浔城区 通讯员 沈勇强 摄

    近年来,对标国家、省、市产业布局新调整、产业趋势新变化,南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泛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赛道及“人工智能+”未来产业,精准招引布局,全力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日前,《南浔以“长三角泛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为媒,锻造沪浙产业合作新示范》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典型案例。这个位于菱湖镇的长三角泛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自2023年启动产业引育以来,已成功引进上海新阳、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等11个半导体材料项目落户,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上市及上市培育企业6家。

    “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无中生有的精神,就没有城市的发展和未来。”南浔区相关负责人说,在这一个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中,每当面对资金、土地、招商等现实问题,大家都积极想办法,以改革创新的思维谋准谋实发展路径。

    比如,半导体核心材料研发难度高、周期长,了解到园区内初创企业希望可以“轻装上阵”,通过租赁现有厂房的形式助力其加快中试平台建设。当地探索“招商+承建”的模式,由南浔人才集团投资建设的泛半导体关键材料产业化项目近日已开工,配套科研实验室、成果转化车间、仓储用房等,建成后将供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进行项目中试,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南浔落地。

    推动未来产业星火燎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南浔将依托与莱宝高科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载体,打造5个“未来产业先导区”。

    从春天出发,以“新”应变、以“新”破局,向未来奋进,期待“长期主义者”南浔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南太湖观察丨湖州与体育,相向而行的现代图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