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入户只能关注一下居民的生活情况及身体状况,现在掌握了翻身叩背、噎食急救这些技能,遇到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科学处置!”3月18日世界社会工作日当天,下应街道海创社区社工凌家珍在走访社区独居老人时说道。这正是海创社区“实景化”养老护理培训成果的鲜活缩影。
针对传统养老服务中专业护理力量不足、服务覆盖面有限等难题,海创社区联合宁波逸甬老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推出全市首个“实景式”养老护理员公益培训项目。项目通过将课堂嵌入居家养老服务站,以真实场景为实训基地,实现“边学边做、以做促学”,构建“15分钟专业照护圈”,推动养老服务从“理论规范”转向“实践行动”。
首期12名社工通过系统培训及居家照护实景考核,组建成社区首支“持证上门”的复合型养老护理队伍。项目实施以来,社工团队已为58户高龄老人家庭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服务响应效率提升40%,形成“需求发现-专业介入-持续跟踪”的闭环服务体系。
技能提升带来的改变不仅体现在应急处置能力上,更深入日常服务细节。社工张姐对比培训前后的工作日志发现,半年前的记录多为“提醒服药”“血压监测”等基础内容,如今则详细标注每位老人的体征变化、风险预判及个性化干预方案。“现在不仅是记录问题,更能主动预防风险、制定科学照护计划。”张姐表示。这种转变让社工成为“技术型服务者”,真正缓解了专业养老资源落地的“最后一米”难题。
“培训不是走过场,而是把服务站变成考场,把居民家变成课堂。”下应街道海创社区党委书记徐波平强调,该项目由宁波逸甬老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双主体支撑,第二期将深化“认知症专区照护”“安宁疗护”等进阶课程,计划年内实现全域网格覆盖,“让专业力量扎根社区,让养老不离家成为有温度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