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掀起银屏风暴,哪吒这一经典神话人物形象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近日,遂昌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晓青以纸为媒、银剪作笔,将传统剪纸技艺与哪吒形象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剪纸作品,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国潮对话。
左4为张晓青;黄淑妍摄
“魔童哪吒的形象和传统哪吒不一样,传统哪吒多属秀气范儿。”记者来到张晓青家中时,她正手持银剪认真创作,小小的红纸在指尖上下翻飞。随着剪刀持续游走,魔童哪吒的生动形象逐渐跃然纸上。“哪吒的身子是莲藕做成的,所以我特意在他的裤脚上剪了一个荷花,让每个细节都充满文化味。”张晓青凝视着逐渐成型的作品解释道。
张晓青剪的哪吒形象;黄淑妍摄
张晓青是遂昌县剪纸协会会长,在她的影响下,这场传统技艺的时尚演绎,也在剪纸协会引发创作热潮。只见协会会员们小心翼翼地沿着画好的线条裁剪,红纸在他们的巧手下逐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哪吒形象:有手拿火尖枪、脚踩风火轮的,每一处线条都充满了力量感,展现着哪吒的英勇无畏;有扎着冲天鬏,圆滚滚的小胳膊好似藕节,萌态可掬。
张晓青剪的哪吒形象;黄淑妍摄
“我是‘80后’,哪吒在我们这代人心目中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神话人物,所以我特地剪了一个扎着马步、摆好架势的形象。我女儿看到之后很喜欢,我也觉得很有成就感,计划下次带她一起来创作属于小朋友眼中的小哪吒。”遂昌县剪纸协会会员上官玮说。
当哪吒遇上非遗剪纸,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更是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写照,预示着传统文化正在创造性转化中迸发出无限可能。正如张晓青所言:“我们把历史悠久的剪纸和时下的‘顶流’哪吒结合起来,收获了许多孩子的喜爱,所以我想我们老一辈“守艺人”也要主动拥抱时代浪潮,不断推陈出新,让剪纸这项延续千年的非遗技艺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