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三门县打造“放心血蚶”金名片 从源头到餐桌守护“舌尖安全”

    潮新闻 记者 罗亚妮 陈栋 通讯员 罗茜2025-03-14 00:51全网传播量2万
    00:00
    00:00
    01三门县依托9万亩养殖海域,将血蚶产业发展成年产值11亿元的富民产业,成为长三角地区优质水产品代名词。
    02大涛农业通过“浙食链”追溯码,让消费者可查看血蚶养殖、质检等信息,产品已远销日韩、迪拜等地。
    03三门县市场监管局实施三道质量关卡,近三年抽检合格率保持100%,构建从滩涂到餐桌的立体防护网。
    04三门县联合科研机构发布全国首个《三门血蚶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提高血蚶肉质饱满度和优品率。
    05三门县实施品牌培育工程,通过电商直播等方式提升“花鼓漫珍鲜”品牌知名度,血蚶多次获奖并被列为优质农产品。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在浙江台州三门湾畔,一粒拇指大小的血蚶正掀起乡村振兴产业浪潮。作为“中国小海鲜之乡”的三门县,依托着98个专业养殖村、9万亩养殖海域,将血蚶产业培育成年产值11亿元的“富民产业”,走出一条从“吃得鲜美”到“吃得放心”品质升级之路,让“三门血蚶”成为长三角地区优质水产品代名词。

    血蚶学名“泥蚶”。《本草纲目》记载,血蚶味甘性温,补血,润五脏、健胃、清热化痰、治酸止痛。而三门大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大涛农业”)出产的“花鼓漫”血蚶,壳白如雪,肉柱紫赤色,味极鲜美。烹饪方法也可多种,如将血蚶在沸水烫10秒钟立即放入冰水,与麻油、辣椒油和醋等酱料拌匀,撒上香菜、蒜等配料,就是一道美味的凉拌血蚶。

    从芝麻大的种苗到食客餐桌上,小小血蚶“成长史”都要经过层层关卡。


    日前,在大涛农业养殖塘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血蚶养殖塘的消杀工作。春分将至,又到了投入血蚶苗的黄金周期,充足准备工作将为血蚶全年的无忧成长铺好了“温床”。

    公司负责人王卫林表示,从他们公司出品的血蚶,每个包装箱上都粘贴“浙食链”追溯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养殖海域环境、质检报告、物流轨迹等20项信息。王卫林指出,通过打通“浙农码”与“浙食链”数据壁垒,不仅让监管部门可实时调取养殖的日志,更为出口产品赢得国际的认可。目前企业出产的血蚶已远销日韩、迪拜、新加坡和韩国等地,深受海外食客的喜爱。

    “每批血蚶上市前都要闯过三道质量关卡。”三门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养殖环节,每年要开展各类专项抽检就达30余次,重点监测重金属、药残等指标,近三年合格率均保持100%;在流通环节,将农贸市场、共富工坊等地纳入重点监管,去年累计检查经营主体57家次;在终端消费环节,实施“逢出必检、逢进必检”的制度,构建了一个从滩涂到餐桌的立体防护网。


    行业标准空白曾是制约血蚶产业升级的痛点。三门县联合省市科研机构发布全国首个《三门血蚶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对养殖环境、水质管理、品质分级等设定了具体的指标。“过去养殖凭经验,现在按图操作就行。”养殖大户王师傅指着墙上技术模式图说道,该标准实施后,血蚶肉质饱满度节节攀升,优品率也显著提高了。

    此外,三门县还深入实施品牌培育工程,推动血蚶品牌辐射面。注册的“花鼓漫珍鲜”特色小海鲜商标,开展地方特色伴手礼评选推荐,借助血蚶共富工坊自动化流水线,对出塘的血蚶统一收购、包装、定价,不断提升血蚶的品质和价格优势,并通过设立电商直播基地,打响“花鼓漫珍鲜”品牌知名度,推动血蚶市场放心消费。

    近年来,三门血蚶斩获了中国渔业科技博览会金奖,被列为浙江省农博会、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优质农产品;“三门血蚶”地理标志产业提升项目入选去年全省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创新示范试点项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第七届“放心消费台州行”大型新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