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职于新海科技集团的宁大科院2017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郑宇轩,自主研发的双浮子湿化罐通过自动注水及密封阻水测试。
据悉,湿化罐作为呼吸机关键组件,其自动注水技术长期被国际巨头FISHER & PAYKEL等掌握,专利壁垒高、结构复杂且生产成本高昂。郑宇轩通过分析现有专利技术,创新设计出“一级浮子与二级浮子独立工作”的全新结构,既绕开国际专利保护范围,又显著简化生产工艺。其设计不仅解决了单浮子失效风险,还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已完成原型样机制作并提交发明专利审查,预计两年内实现产业化。
郑宇轩在工作中。通讯员供图
郑宇轩凭借自主研发的“双浮子湿化罐”专利技术,成功打破国外企业对呼吸机核心部件的长期垄断。同时,作为新海科技集团医疗板块研发骨干,郑宇轩还主导了免充气喉罩、二代湿化罐等多项自主研发项目,累计获得3项NMPA注册证和3项MDR认证,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国产替代”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宁大科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通过与新海科技集团等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产业学院+产业班”的培养体系,为医疗器械行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
郑宇轩在工作中。通讯员供图
“产教融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真实研发需求。”新海学院执行院长蒋亚南介绍说,郑宇轩从实习生到项目负责人仅用4年,比传统培养周期缩短50%。他的成长印证了产教融合模式下“理论+实践”的双轨培养优势。
新海学院通过“项目化教学”等模式,将课堂延伸至生产线,让学生提前掌握行业前沿技术与实战经验,通过“理论+实践+项目制”培养模式,大幅缩短人才成长周期。学院通过真实项目嵌入课程、实验室与生产线无缝对接等方式,使学生提前掌握行业前沿技术与实战经验。企业统计显示,产教融合班毕业生入职后培训成本降低60%,项目上手速度提升40%,真正实现“毕业即上岗,上岗即攻坚”。
随着越来越多“郑宇轩式”创新人才的涌现,产教融合正成为破解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