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举荐人才要唯实唯优

    潮新闻 绍兴传媒集团(共享联盟·绍兴)金一戈2025-03-13 06:33全网传播量12.2万
    00:00
    00:00
    01近日,浙江省科技委办公室公布2024年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滨海新区“公司法人举荐制”成功入选,通过该机制去年成功认定24名高层次人才。
    02滨海新区实施“公司法人举荐制”,将人才评价权交给企业,确保人才选拔质量,避免了仅依赖纸面信息评判人才的局限。
    03滨海新区产业人才评价由“评”转“荐”,以实绩论贡献,有利于精准选拔人才,提振企业自主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信心。
    04“公司法人举荐制”应综合多个因素评价人才,避免单一指标导致偏差,防止“一言堂”,需完善举荐标准和跟踪评估机制。
    05该制度可跨行业实践,特别是在人才评价相对生硬领域,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监督举荐过程,确保公正性。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图文无关图源视觉中国

    近日,浙江省科技委办公室公布2024年科技体制改革20个典型案例,滨海新区“公司法人举荐制”拓展产业人才评价新渠道成功入选。去年,滨海新区通过公司法人举荐,成功认定24名高层次人才。

    是不是人才,不是组织说了算,也不是评委说了算,而是由用人单位来举荐,这个机制确实很接地气、很务实。试想,上级组织也好,评委会成员也罢,连被推荐人才的面都没见过,仅从学历、职称、论文、获奖等纸面信息来研判人才的价值,来决定人才层级的升降,难免会有“走眼”的风险存在。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人能天天见面,事能件件洞悉,人才的贡献大小企业无疑更有发言权,把人才评价权交给企业,让企业优中选优举荐精英,更能确保人才选拔的质量。

    很长一段时间来,人才都是评出来的,有些目的性很强的所谓人才,通过混学历、熬职称、攒论文等方式,跻身各级人才名录,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是现代“赵括”,只能纸上谈兵。而那些踏踏实实一心扑在事业上为企业发展作贡献、为创新项目作沉淀的实干型人才,却因为职称、论文、奖项等门槛而被拒之门外。滨海新区的产业人才评价由“评”转“荐”,不失为除沉疴、治顽疾的创新之举,以实绩论贡献,以价值论英雄,让“谁用谁知道”的企业法人来举荐,可谓群众基础扎实,有利精准选拔人才。

    “公司法人举荐制”破除了科技人才评价与使用脱节的困扰,提振了企业自主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信心,不仅可以在科技型企业全面推广,还可以跨行业进行实践,特别是在一些人才评价相对生硬的领域。当然,“公司法人举荐制”也应遵循相关原则,譬如要综合工作经历、专业水平、科技成果、社会反响、群众意见等多个因素,既要避免单一指标导致评价偏差,又要防止“一把手”凭个人意愿形成荐才“一言堂”。因此,对参与举荐的企业要健全完善人才举荐标准,提升其识别和评价人才的能力,确保举荐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同时要建立举荐后的跟踪评估机制,对举荐人才的后续表现进行跟踪,确保举荐的实效性,也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举荐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唯实、唯优。

    最新评论(1)
    潮客_wzypyt · 2023-08-27 04:15 · 浙江杭州回复
    趣味,对旅游在外的趣事进行了述说
    相关新闻
    滨海新区“直通车” 人才企业得双赢
    每周三!滨海新区打造常态化运行人才集市
    让实用型人才跨过“高”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