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文保警官”织密文化遗产安全网

    潮新闻 通讯员 童心怡 金华政法融媒体中心 项雅琦2025-03-12 00:31全网传播量5509
    00:00
    00:00
    01兰溪市公安局游埠派出所推进生态警务建设,构建文物保护体系。
    02游埠派出所与多方合作,构建立体化文物保护机制,发动党员干部与专业力量守护文化遗产,确保无死角无遗漏。
    03游埠派出所探索“传统+科技”文物保护新模式,新增高清摄像头与智能报警器,实现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未发生治安刑事案件。
    04派出所建立文物电子档案库,详细记录文保单位信息,为修缮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05游埠派出所开展文物安全大排查,发现并整改隐患,设置宣传角与学校活动,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在兰溪西南部,千年古镇游埠与水亭族乡的山水之间,坐落着18处文物保护单位。从明清古宅到传统村落、从畲族文化遗存到游埠古桥群每一处都凝结着时光、承载着历史。

    今年以来,兰溪市公安局游埠派出所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生态警务建设,以“文保警官”机制为核心,构建“站点+队伍+机制”三位一体的文物保护体系,为古镇文化遗产织密安全网。  

    织密“共治网”

    走进游埠古镇,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古街两侧的老宅错落有致,仿佛时光在这里停滞。  

    为了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游埠派出所极推进“共治警务”,与乡镇政府、文旅部门、村社组织紧密合作,构建了一套立体化的文物保护机制;同时将“红心桥”党建牌融入文保工作,与辖区40个基层党组织结对,发动党员干部参与其中。

    每季度,派出所都会牵头召开文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定“一文保一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形成责任清单和风险隐患台账。“文物保护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凝聚共识、协同发力。”派出所长徐智杰说

    在游埠镇与水亭乡的街头巷尾,一支由“文保警官”牵头,民警、辅警、网格员、村干部等组成的联巡队伍每穿梭,对18处文保单位进行“日巡+夜查保“无死角、无遗漏”。  

    除了专业力量的守护,游埠派出所发动退休教师、文化爱好者等组建“文物保护生态义警队”。这支队伍身着红马甲,既是巡逻员,又是文化宣讲员。义警队成员蓝阿姨是畲族文化传承人,她时常与民警一起开展文物保护宣传,“保护文物就是守护我们的根,每一块砖瓦都有故事!”她说。 

    织密“感知网”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游埠派出所积极探索“传统+科技”融合的文物保护新模式。在文保单位密集的游埠古街,出所推进“前端感知补盲”工程,新增高清摄像头7个、智能烟感报警器10套,实现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  

    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平台,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可实时调取文保单位监控画面,结合无人机高空巡查数据,动态分析人流、车流等风险指标。教导员姚孝飞介绍:通过无人机和数据建模,我们能分析出易发事故风险点,科学部署警力。”2024年以来,辖区文保单位未发生治安、刑事案件。  

    不仅如此,派出所还联合文旅部门建立文物电子档案库,按照“一文物一档案”制度对每处文保单位的基本信息、历史背景、保护现状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定期更新,为修缮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织密“防护网”

    在游埠派出所日常工作中,隐患排查是重中之重。每个月,派出所都会开展文物安全大排查,重点检查消防设施、电气线路、安防系统等,2024年以来累计发现并整改隐患9处。西姜祠堂监控掉线、胡氏宗祠灭火器过期等问题,均被纳入“销号清单”。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派出所还在古街早茶店设置“反诈+文保”传角,民警用方言向群众讲解文物保护法规;联合学校开展“小小文保员”活动,宣传文物保护知识,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  

    “文物保护是守护历史,更是面向未来。”徐智杰说,“我们要让每一处文物都有人管、管得好,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