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央视新闻消息,近期,韩国股市整体表现平平。越来越多的韩国投资者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其中,中国市场备受关注。
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本周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韩国投资者投资A股和港股的月度交易额达7.82亿美元,环比增长近两倍,不仅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且远超同期韩国投资者对欧洲和日本股市的投资规模。
2025年以来,随着中国科技股表现强劲,在韩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指数ETF基金涨幅亮眼。据了解,截至2月底,韩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指数ETF基金共44只,其中,涨幅最大的ETF基金近一个月收益率高达62.8%,与美国指数ETF不到10%的收益率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进一步吸引了韩国投资者对中国概念的关注。
另外,据央视新闻援引韩国最大证券公司最新数据,2月17日至28日期间,韩国投资者净买入规模排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国股票占据6席,多为电动汽车、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
为何中国股票备受关注?看多中国的深层原因又有哪些?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表现非常亮眼,所以外国投资者就追寻热点买入中国股票,这的确成为中国股市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
图片来源:新华社
港股方面,2024年初以来,与A股面临情况类似,外资同样整体持续流出港股市场,而南下资金的流入较大程度对冲了外资的流出,春节后外资流出港股的幅度或已阶段性收窄,甚至一度转向净流入。2月5日至2月18日,外资合计流入港股约180亿港元。结构上,发现回流的外资或主要以短线灵活型外资为主,同时稳定型外资在春节后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出收窄,甚至一度转向净流入的情形。
另外,近期,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以及市场情绪的回暖,多家外资机构纷纷上调了中概股的目标价。大和证券将作为中概股龙头阿里巴巴的港股目标价从165港元上调至175港元;此前高盛将阿里巴巴美股目标价从117美元上调至160美元,港股目标价从114港元上调至156港元;摩根士丹利对阿里巴巴美股也给出了180美元的目标价。
新华社指出,外资对中国经济的重估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中国经济转型与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近年来,中国步入高质量发展深度转型期,虽面临房地产市场调整、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战,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正持续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AI新突破引发全球关注,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在新能源领域表现出色,科技机器人崭露头角,创新生物医药研发进展显著……从“跟随”迈向“引领”,中国科技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跃迁,在全球科技版图中的地位愈发凸显。
不过,盘和林也指出,中国股市未来前景是光明的,但短期挑战也比较多,诸如市场供给结构亟待优化、外资进入中国的渠道还需要拓宽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