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致力打造县域“两新深度融合”省级样板

潮新闻 共享联盟·新昌 俞颖颖 梁凌凌 吕伯元2025-03-10 04:17全网传播量1132
00:00
00:00
01天启航天航空科学技术研究院在新昌启用,10多名科研人员将常驻服务,推动产学研合作落地。
02浙江天雄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与天启研究院合作,实现工艺改进、产值提升等多方面收益,表明研究院能提供企业迫切需要的资源。
03新昌县聚焦“39X”先进制造业集群,与近百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70多个创新团队活跃在新昌创新一线,提升创新链与产业链匹配水平。
04天姥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根据产业特色设立研究所和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如与浙江五洲新春集团合作在人形机器人部件等方面取得突破。
05新昌县成立“两新深度融合”专项工作小组,出台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探索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连日来,天启航天航空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旭东正在密集走访企业。“我们位于初丝湾中小微企业园的新昌研究院已经正式启用,10多名科研人员将常驻服务。”杨旭东信心满满的说,“我们会推动更多产学研合作在新昌落地。”

据了解,天启航天航空科学技术研究院由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和我县联合共建,业务领域涵盖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先进轴承制造、低空经济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多个方面,可赋能增材制造、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这也是我县企业十分期待的智力支持。

“天启研究院的落地启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喜事。”浙江天雄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周新勇告诉记者,几年前,他们与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就开展过增材制造方面的合作,在工艺改进、产值提升等多方面都实现了收益。“他们不仅有高校、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同时还能提供非常多的应用场景和试验平台,这也是我们改进技术工艺最迫切需要的资源。”周新勇说。

近年来,我县聚焦“39X”先进制造业集群,频频牵手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积极尝试将高校的智力资源、企业的市场敏锐性与政府的公共资源进行“捆绑”。“校(院)地企合作的方式,是我们进一步提升创新链与产业链匹配水平的积极尝试。”县科技局副局长陈晓辉表示,为促进企业需求与高校院所科研成果精准对接,我县着力推动一条产业链牵手一家高校院所,一个细分行业对接一个创新团队,目前已经与近百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有70多个创新团队活跃在新昌创新一线。

由县政府和浙江大学联合成立的天姥实验室正成为我县的创新策源点之一。目前,实验室已根据新昌产业特色,设立智能制造与材料、动物医药2个研究所,并组建智能制造、高端材料、生物饲料、生物兽药、动物化药、县域创新发展6支高水平创新团队。此外,我县和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组建灵巧手及智能组件创新中心,这些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正为我县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我县还鼓励科创平台和企业建立联合研究中心。于是,天姥实验室——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究中心应运而生,重点在人形机器人部件开发、新能源汽车部件开发、高端精密轴承等创新应用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已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发展还需要“有形之手”的积极推动。不久前,我县还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两新深度融合”专项工作小组,并出台《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统筹各方资源探索创新发展的新路径,着力打造县域“两新深度融合”的省级样板。


相关新闻
“三八”节临近 鲜花蛋糕热销
春日绽放 巾帼悦行
体测运动强身体 乐享运动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