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看看她们笔下的生命与天地:春风悦读“年度图书100”中的女性创作

    潮新闻 记者 刘玉涵2025-03-08 07:19全网传播量5380
    00:00
    00:00
    012024年“潮新闻x浙江新华”春风悦读榜“年度图书100”中,女性作者作品备受关注。她们聚焦女性成长困境与突围,如张欣的《如风似璧》展现女性命运遭际。
    02女性创作者话题广泛,不仅限于女性议题,如陈冲《猫鱼》写个人史,郎麟《关山万重》写学者往事,展现多元视角。
    03社会百态成为女性作家关注焦点,如《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讲述学者坚守,孙萍《过渡劳动》探讨外卖骑手现状。
    04部分非虚构作品突出女性创作者优势,如姚璐《看不见的中东》以女性身份深入中东家庭,展现鲜活中东世界。
    05女性译者翻译作品多样,如《悲伤的物理学》等,为阅读市场增添丰富选择。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每年,属于女性的节日都和春风一起到来,传递出温暖与生机的信号。

    第13届“潮新闻x浙江新华”春风悦读榜“年度图书100”出炉后,我们看到,有诸多优秀的女性作者拿出了触达人心的原创以及翻译作品,我们为这些成绩欣喜的同时,也期待更多女性创作者的思考与表达。

    今天,让我们先读一读“年度图书100”中的这些作品,看看,在2024年的她们都关注了哪些话题,绽放了怎样的文思与灵光。

    困境与突围:关注女性成长

    在文学虚构作品中,作家们大多聚焦于女性成长中的困境与突围。她们从个体生命经验出发,通过女性角色的成长叙事,来讲述一段历史变迁、反映一个时代现象或是特殊境遇,作品提供与男性经验不同的视角,展开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的解读。

    张欣的《如风似璧》刻画了20世纪初,3位广州女性的命运遭际和自我成长,展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独有的岭南美学与世相百态。马来西亚华人作家贺淑芳则以创作介入发生在她出生前一年的“五·一三”事件,书写种族冲突与暴力发生之时及此后的岁月中,三代女性的生活与境遇,她们如何以“蜕”来寻回生的意志。

    盛可以将目光投向家庭语境中的女性,用文字搭建一座建筑,让读者看到亲情、友情等各种伦理关系,看到全力为家庭付出的女儿、母亲、妹妹、妻子等面临着怎样的困惑。辽京的《白露春分》讲述了一个家庭会走向何处的故事,女性是这个家族故事的主角,三代人和原生大家庭的联结一步步展开。

    张悦然讨论了女性之间的关系,《天鹅旅馆》书写两名女性之间爱恨交织的友谊、彼此救赎与艰难成长,呈现当代不同身份的女性所面临的诱惑、困境与突围。苏生则聚焦女性京剧艺人,《夜奔》围绕着女武生展开,讲述四代女性京剧艺人对艺术境界和人生道路的不同追求,同时也是一部当代中国京剧艺术的史诗,是传统中国文化筋骨在80年世代变迁中百折不挠的精神传承。

    命题不设限:文史社科俱全

    女性创作者当然不只关注女性,通过今年的作品可以看出,作家们涉猎的话题广泛而丰富。

    写个人史。陈冲《猫鱼》写自己,回忆人生经历、抒发个人感悟;马小起《我的文俊老爸》写父亲,记述翻译家李文俊作为普通人的宁静日常;艾玛《观相山》描摹普通人的生活难度,讲述尊严、秩序、内在伦理的确立;王安忆《儿女风云录》咏唱个人和时代的沧桑之歌,通过上海老爷叔的一生为不平凡年月里无数市井小人物造影。

    写学者往事。郎麟花费七八年的时间,实地和书面寻访,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者们的鲜活往事打捞起来,《关山万重》复原一段“南渡”传奇。徐泓则对燕东园的历史建筑以及曾在这里居住过的教授、学者进行梳理和追忆,《燕东园左邻右舍》留下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史料。

    写社会百态。现象级作品《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讲述学者杨素秋用半年时间在西安市中心建了一座图书馆的坚守,展现了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执著。《生活在临终医院:最后的光阴》则将叙述地设为临终病房,薛舒讲述父亲住进临终病房后的五年时光,进而关注到医院护工、病人及家属、生命与爱等更广大的社会议题。

    高晞重谈两个世纪前的医疗事件,《何鲁之死:1831年震撼全球的医疗事件》深度剖析鸦片战争之前的跨国医疗事件,用小人物见证大时代。孙萍则关心当下的“小人物”们,《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讲述了外卖骑手这一职业的现状及其背后的社会现象,探讨了算法技术对骑手劳动的影响,特别关注了女骑手在家庭和工作中的双重挑战。

    部分非虚构作品还突出了女性创作者的优势。

    《九诗心: 暗夜里的文学启明》的作者黄晓丹是叶嘉莹的学生,女性学者的细腻与敏锐,以及对于诗歌的独到品读,在创作中实现了可见的传承。潘向黎同样关注文学经典,《人间红楼》以小说家视角重读《红楼梦》,进行人情与人性的新探幽。

    姚璐更是以女性身份的便利深入中东,走入31个陌生的中东家庭内部,《看不见的中东:深入日常生活的中东之旅》揭开一个更为鲜活、丰富的中东世界,为读者展现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和女性的生存状态。库索同样是步履不停的创作者,历时3年独自走访了日本最为偏僻的数个小岛,《离岛:于偏僻之地重建生活》讨论在经济高速发展之下,人们对于边缘地带的逃离与重建。

    天地广阔,物象丰富。女性译者的翻译作品也呈现出多样的面貌,如《悲伤的物理学》《阿涅斯的海滩:瓦尔达访谈录》等。

    借优秀的女性创作和精彩多元的女性角色,祝女同胞享受阅读,妇女节快乐!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春风13载,智阅未来,书香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