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全国首例!宁波医生成功实施足背动脉穿刺打通患者生命通道

    潮新闻 记者 王波 通讯员 徐晨燕2025-03-08 03:43全网传播量4.9万
    00:00
    00:00
    013月8日上午,58岁的黄先生成功接受全国首次足背动脉入路手术方式,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恢复迅速。
    02李惠利医院血管外科专家秦峰提出并实施了该创新手术方案,术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相比传统方式大大缩短了恢复时间。
    03黄先生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血管硬化,秦峰医生提醒吸烟、高血脂高盐饮食等是血管硬化的助推器,建议改善生活习惯。
    04李惠利医院每年开展约100例此类手术,80%以上患者有吸烟史,秦峰医生建议清淡饮食、适量运动以预防血管疾病。
    05秦峰强调动脉粥样硬化需早期干预和预防,建议40岁以上高危人群定期检查血管健康,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医生在手术中。通讯员供图

    3月8日上午,58岁的黄先生轻松走出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就在昨天,李惠利医院柔性引进的全国著名血管外科医生秦峰和该院周青云、吴泽涛医生相互协作,通过足背动脉入路的手术方式,打通了黄先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这也是全国首次利用该方式进行的手术。

    一年前,黄先生就出现了走路异常的问题,走得久了右脚就会酸胀、疼痛,但咬咬牙还能走,就没放心上。直到最近他因为腿脚问题连小区楼道都走不出,走50步就右脚疼得不能再走,不得不待在家中,严重影响了工作和日常生活。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血管外科首席专家的秦峰医生,很快明确诊断黄先生是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闭塞血管以下部位血供不足,出现酸胀疼痛。

    随着技术的发展,使堵塞的血管再畅通可以通过血管介入的方式在堵塞部位放置支架,血液通过支架撑开的血液进行流通。传统血管介入往往选择大腿大动脉穿刺,沿着大动脉的走形把支架运动到堵塞部位。大动脉血流大,术后止血需要在大动脉穿刺处压迫6小时,全程患者需要平躺。

    对黄先生详细评估后,秦峰提出了足背动脉穿刺的手术方案。“足背动脉血流小,就像打留置针,术后不用压迫止血。”患者术后就可以下床活动,不需要平躺6小时,从而促进快速康复。此外,足背动脉相对而言,出现血肿的并发症小,更安全。

    不过,手术前需要医生严格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下肢动脉堵塞往往发生在下肢较大的血管,需要自下而上逆行操作,这对医生的操作也提出了挑战,需要有十分娴熟的血管介入手术的经验。

    7日下午,秦峰、周青云、吴泽涛三位医生协作,手术顺利开展。不到半个小时,堵塞的血管再次血流通畅,手术结束后,黄先生在医生的搀扶下,自己下了手术台,走到转运床上,右脚再也没有出现酸胀疼痛,他不禁连连点赞医生高效、快速的治疗。

    秦峰表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硬化的其中一部分。当动脉血管硬化后,血管壁上形成了斑块,斑块一旦脱落进入血液循环,会导致血管堵塞。其中40%该类患者还会合并心脏冠状动脉的严重狭窄。发生过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到医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就诊,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下肢血管的堵塞往往提示其他部位(如心脏、脑部)的血管也可能存在病变。

    而不良生活习惯是血管堵塞的“推手”。秦峰表示,吸烟、高血脂高盐饮食、熬夜、缺少运动肥胖,都是导致血管硬化的助推器。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每年大约开展100例这类手术,而当中超过80%的患者有吸烟史。此外,他还建议饮食要清淡,少吃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一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每天坚持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BMI(体重指数)应保持在18.5-24之间。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遵医嘱服药,将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秦峰提醒,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早期干预和预防至关重要。除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外,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血管健康检查,尤其是吸烟、肥胖或有慢性病史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现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