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整治“内卷式”竞争,更坚定“发展的信心”

    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2025-03-06 10:49全网传播量24.7万
    00:00
    00:00

    图源:图虫创意

    据新华社3月5日报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时说,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

    竞争本身没有问题,没有竞争,社会就是一潭死水,要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无从谈起。但竞争具体努力的方向有对有错,比如,要有序,不要无序;要良性,不要恶性;要发展,不要原地踏步。

    所谓“内卷式”竞争,指的是同一领域内过度竞争、资源消耗大但效益提升有限的现象,可以说是低质量同质化、无序低效且恶意的竞争。这显然与国家社会想要和期待的竞争背道而驰。

    “内卷式”竞争,在企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盲目卷价格,卷赛道,卷员工,而不去卷产品品质、卷服务,甚至衍生出“黑公关”等违法且吃相很难看的行径。在政府方面的表现则为,不顾实际情况,攀比式地去拼土地、拼税费、拼补贴,盲目上马所谓热门产业,相关产业又不具备长久发展的竞争力,结果就像大呼隆,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来得快去得也快,把实事求是谋发展,好钢用在刀刃上,都当成了“耳旁风”,留下的都是“烂尾工程”。

    总之一句话,该卷的不卷,不该卷的瞎卷,为了卷而卷,而不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去卷。卷到最后,不仅赔了本,也赚不到吆喝,只留下一地鸡毛,几声唏嘘。如此“内卷式”竞争不过是无意义的内耗罢了,是典型的“舍本逐末”。

    当然,“内耗”一词,还不足以完全概括“内卷式”竞争的问题,还会在现实中产生一系列消极示范效应。

    人力、物力、财力没少投,但并没有体现在“生产效率、生产力的提升”“技术的发展”“创新活力的激发”“产品的提质”“行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等方面,反而带来的是资源的大量浪费,产能的过剩,市场的失序与失灵,以及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的抑制,无论是企业端,还是产品端,乃至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层面,“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都会加剧。过度投入,低效回报,这样的“内卷式”竞争,也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拦路虎”。

    看清楚这些,我们能进一步明白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能理解为什么去年以来“内卷式”竞争成了国家层面聚焦的关键词。如今,全国两会多次提及整治“内卷式”竞争,既表达了国家层面的决心,也给全社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整治“内卷式”竞争,最重要的,是要明确价值观和方法论。首先,社会方方面面要形成一种“共同体意识”,奔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让这个社会更美好,实现企业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融共生。相关的探索实践,都要在其的指引下进行。其次,捋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以更好的政策、规则和法治来打底,建立高效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目标,让“因地制宜,各有千秋”照进现实。

    整治“内卷式”竞争,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值得全社会期许的是,随着整治的推进,企业生存发展境遇会得到明显改善,竞争也能从价格战转向科技战、品质战和服务战,主打一个有序和差异化,实现更好发展,政府的招商引资和地方产业发展,也能更加良性规范,更会浓烈“人人奋发争先,而非无效内卷”的社会氛围。打捞起发展的信心,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改善群众的“体感温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些整治的正向价值,将逐渐显现出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潮评丨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引热议,期待“两会好声音”尽早落地
    潮评丨48张免费床位,藏着城市对青春的温柔拥抱
    潮评丨“投资于人”:努力提高每一个人的“人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