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救命神器”更好发挥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向社区倾斜优化部署网格

潮新闻 记者 杨茜 刘千 通讯员 杨陶玉 楼洋阳2025-03-06 06:34全网传播量29.6万
00:00
00:00
01浙江嘉兴高铁南站成功救援心脏骤停旅客,车站工作人员2分钟内找到医护人员并使用AED。
02中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人数达76万,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最佳抢救时间为“黄金4分钟”,现场心肺复苏或使用AED可提升40%成功率。
03全国人大代表葛明华建议优化AED部署网络,提高使用效率,并提出利用无人机投送AED,构建陆空协同急救网络。
04杭州公共场所AED配备较全,地铁、商超等均有配置,每10万人配置约70台AED,数量名列前茅,2024年通过AED除颤成功挽救40人生命。
05杭州将加强社区AED部署,并扩大相关人员培训范围,涵盖小区业主、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等,以进一步发挥AED的实践作用。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前不久,浙江嘉兴高铁南站,一名旅客突然晕倒在高铁站台。车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拨打120并随即展开紧张有序的救援,通过站内“广播寻医”,仅2分钟就有医护人员赶到帮忙。同时,车站工作人员携带AED设备赶到并一同救援,患者情况稳定后被送上救护车。

中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的人数多达76万,其中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

心脏停止跳动,最佳抢救时间是4分钟之内,所以称作“黄金4分钟”。而现场心肺复苏或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及时施救,成功率能提升40%左右。

身为医者,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医学院副院长、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带着一份和AED相关的建议来到了全国两会,他希望“为生命救援提供更多保障”。

记者 蒋超 摄

浙江配置AED达每10万人45台

建议向社区倾斜优化部署网格

今年,浙江将“配置AED达每10万人45台”继续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更细致地按照人均配置率来统筹AED这一“救命神器”的配置,并进一步向山区、海岛等地的公共场所延伸。尽可能多地渗透普惠到适宜人群,“救命神器”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其社会价值。

浙江大力度地投入,让葛明华感到欣喜,急救的防线在不断前移和渗透。

那么如何使用好AED,他有着自己的思考。

根据浙江省域急救一体化平台“浙里急救”2024年的数据,浙江省每年有2.5万例院外心脏骤停病例。其中有60%以上的病例是发生在家中。“如果这个时候小区里有AED,及时使用,那就能避免很多悲剧。”

目前一些社区、小区里已经配备了AED,但是这个辐射面还能更广。同时,优秀的经验也能被复制,推广到全国。

葛明华建议,优化AED部署网络,提高使用效率。在社区或者小区物业广泛布置AED,建设社区急救驿站,将AED部署网络推进到城市最小单元。

同时,布点之后还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对物业人员、保安等小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如何使用,提升急救响应效能。”

如何和时间赛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葛明华认为,要优化智能调度系统,提升急救成效。比如说,要建立公共AED数据库和急救志愿者数据库,将AED纳入本地医院院前急救体系,提高使用效率和急救成效。“我们也可以依靠低空经济的红利,探索无人机投送AED,构建陆空协同急救网络。将无人机投送AED救援植入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设计‘一键呼叫AED’功能集成到微信等社交软件,提升AED使用的灵活性和可及性。”

记者走访商场、地铁、社区

均配备AED

杭州作为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AED配置和使用的城市,AED的布局和使用情况是怎样的呢?

记者走访了多个场所。

在杭州大悦城等几家大型购物中心,AED设备都被放置在醒目位置。

刘千 摄

杭州地铁各条线路也都配备了AED设备。正值晚高峰,地铁五号线大运河站C口,配置了一台AED设备。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均表示,知道AED可以救命,但是不知道发生紧急情况后应该如何使用。急救意识较强的人已经学习了心肺复苏,但也有人提出疑惑:“非专业人员万一使用AED急救失败是否要负法律责任?”

刘千 摄

事实上,《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为鼓励救助人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主动救助急危重患者,设立了“好人条款”,按照规定,鼓励具备急救技能的公民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救助人因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

可以看出,地铁、商超等杭州公共场所的AED配备较全,那么在社区和小区呢?

在浙大御跸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门就能看到一台壁挂式AED,机器旁还挂着两本手册,其中一本是AED日常巡检记录表,里面清楚的记载着每天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包括设备是否完好,状态指示灯是否闪烁,每日均有巡检人员签名。在设备右侧的墙上贴着一张“基础生命支持(BLS)简易操作规范”,以图文形式介绍了遇到紧急情况,如何采用心肺复苏、使用AED急救。

刘千 摄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社区一共安装了三台AED设备,由街道统一安排,已投用两年左右,到目前还没有急救事件发生,还没发挥过作用。

记者也随机问询路过的居民,是否知晓AED机的存在、位置、使用方法。一位大伯很精神地回答:“知道知道,就是不知道怎么用。”而相同的问题询问保安时,他连连摇头,“没听说过。”

杭州每10万人配置70台

AED的意义不以使用率衡量

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规定,根据人口密度、人员流动量、分布距离等因素,按照3至5分钟内获取AED并到达现场为原则进行配置:机场、火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县级以上行政服务中心、学校、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社区、公园、风景旅游区等;商务楼、大型农贸市场、大型商场、大型超市、大型宾馆饭店等;以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共六大类公共场所应当配置AED。

记者从杭州市急救中心了解到,目前90%以上的AED配置在公共场所,这些AED均已纳入信息平台集中管理,数量约8500余台,每10万人配置了约70台AED,另外还有部分企业和省属院校自行购买的AED,加起来杭州的AED数量已经近万台。放眼全国,这个数量名列前茅。

2024年,全市公共场所AED使用了120次左右,其中66次是通过自动分析后需要真正除颤的案例,通过这66次的除颤,一共有40人的生命被成功挽救。

“在国际上,AED的使用率也约为1-3%,杭州的AED使用比例也和国际平均水平相符合。”杭州市急救中心科教培训科王建岗科长说,“但是设置AED的意义并不能单纯以使用率来衡量,而应该看它让多少人成功恢复心跳,毕竟生命无价,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交通枢纽上配置的AED使用率在10-20%。仅仅火车东站西广场的一台AED,近些年就成功拯救了十多名乘客的生命。

同样作为公共场所的社区,一直也是在AED部署范围之内。“我们也注意到了社区AED的重要性。事实上,杭州社区AED的布局不算少,但是相对于社区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王建岗表示,今年杭州也会考虑加强社区AED部署,并扩大相关人员的培训范围,涵盖小区业主、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等,以进一步发挥社区AED的实践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26)
拥野 · 2025-03-06 16:18 · 浙江湖州回复
为生命救援提供更多保障,支持葛院长建议。
远走 · 2025-03-06 15:39 · 浙江杭州回复
无人机送AED,未来急救新趋势。
糖果女孩 · 2025-03-06 15:38 · 浙江宁波回复
AED普及得好,急救成功率更高。
小蓝莓牛奶 · 2025-03-06 15:38 · 湖北武汉回复
社区多配AED,居民更安心。
爱情Love · 2025-03-06 15:17 · 浙江衢州回复
希望每个小区都有AED,关键时刻能救命。
潮客_dsj8hq · 2025-03-06 15:17 · 浙江杭州回复
4分钟黄金救援时间,AED太重要了。
潮客_24qwzf · 2025-03-06 15:17 · 浙江杭州回复
AED真的能救命,希望更多社区配备!
帅狗狗 · 2025-03-06 12:59 · 浙江绍兴回复
心脏骤停,4分钟是生死线,谓之“黄金四分”。AED及时出手,成功率飙升四成。
轩轩再启航 · 2025-03-06 10:33 · 浙江杭州回复
守护平安健康,AED遍布杭城每一处密集场所,时刻应对与守护医院以外的平安。AED的普及、宣传与培训,更加鼓励更多人的把握“黄金时光”。守护生命健康,在瞬间挽回希望,AED闪耀着杭城的温度,大爱杭城,愿爱与关怀成为更多城市的践行同步!加强杭城社区AED部署,守护千家万户之平安!让“救命神器”更好的发挥作用
潮客_24qwzj · 2025-03-06 10:30 · 浙江杭州回复
AED虽然有,但会用的人不多,建议物业和保安大哥们多参加培训,关键时刻可不能掉链子啊!
潮客_eg7rhj · 2025-03-06 10:14 · 浙江杭州回复
现在商场、地铁都有AED了,真好!不过要是能顺便教教我们怎么用,那就更完美了,毕竟救命的事儿不能马虎。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专题
聚焦2025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