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超 摄
“聆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信心。”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浙江省委会主委、杭州医学院副院长、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说道。
除了看到国家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及系列措施外,作为医卫界代表,他更欣喜地看到了国家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具体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这也是葛明华一直关注的问题。助力基层医疗能力建设,首先必须“自强”。
过去两年,浙江省人民医院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在各大学科中全面开展机器人辅助手术,积极打造“微创中的微创”品牌。同时,医院还不断加大对临床研究的投入,支持广大医生“从临床问题出发,解决临床问题”。
葛明华说,只有做强自己,才能更好地帮扶他人。
为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绍兴医院成立。
近两年来,毕节医院开展了248项新技术新项目,Ⅳ级手术等高水平指标实现近100%增长,远程机器人手术等高精尖技术诊疗也在当地开展。而在绍兴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医务人员特别是名医专家两边上班,各学科、各部门全面垂直管理,实现了省级医院的全面复制,让当地居民就医享受到了与到杭州本部几乎同质的服务。
与此同时,浙江省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山海”提升工程的号召,率先结对杭州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台州天台县人民医院、台州仙居县人民医院、舟山市定海区中心医院4家县(区)级医院。“我们通过资源下沉、人才培养、继续教育等,实现‘输血’和‘造血’的同步进行,真正让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强起来。”葛明华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