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全国政协委员罗卫东:“小哥码”背后,我看到了人文关怀与经济逻辑的同频共振

    潮新闻 记者 黄慧仙2025-03-05 06:31全网传播量2.3万
    00:00
    00:00
    01杭州推出“小哥码”,为外卖小哥提供电子通行证,已覆盖1300余个小区、200余个园区,近29000名外卖员受益,体现城市治理智慧与温度。
    02浙大教授罗卫东关注新就业群体,认为技术赋能下,平台与政府可进一步推进有温度的城市治理,如小哥服务驿站、特惠食堂等创新举措不断涌现。
    03罗卫东通过特殊调研了解听障外卖员工作状态,发现数字技术可缩小“无声骑手”与普通骑手效率差距,强调技术在新就业群体中的重要性。
    04新就业群体面临提成、判罚争议等行业规范问题,罗卫东建议平台与政府联手建立职业等级认证,成立行业协会,提升从业者整体素质。
    05罗卫东期待城市治理涌现更多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创新,让新就业群体与城市共同感受“稳稳的幸福”,实现社会与个体的“双向奔赴”。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卫东。 受访者供图

    在小区门口,通过手机“浙里办”扫描门口的二维码,亮出自己的“小哥码”,显示“绿色请通行”,就可一路畅行……在杭州,小小一码已成为外卖小哥的专属电子通行证,打通了从小区门口送餐至居民家门口的“最后一百米”。

    自去年7月正式启用以来,“小哥码”已接入了杭州1300余个小区、200余个园区,共有近29000名外卖员拥有该码。

    “‘小哥码’蕴含着杭州城市治理智慧,也是城市治理温度的鲜明体现。”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卫东将目光投向以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

    如何通过像“小哥码”这样的社会治理创新,让高质量发展背后的人文关怀与经济逻辑同频共振,是他关注的焦点。

    当前,随着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种种新业态的蓬勃兴起,新就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他们链接着各行各业和万千家庭,是经济转型的“试水者”,也是社会高效运转的“润滑剂”。

    一日三餐没空做,手机点个外卖;日常物品着急用,叫个跑腿……每个人的生活里,多多少少都与外卖骑手有过交集。对罗卫东而言,在这些日常碎片之外,同学院的一位同事的特殊调研经历,也让他对外卖骑手这一行业,有了更真切的感知。

    为了了解“无声骑手”的真实工作状态,探索更多数字化手段助力听障外卖员更便捷、高效地工作,这位浙大博士生导师亲自上场,并戴上隔音耳塞,规定自己在整个送餐过程中不能说一句话,为自己的研究项目积累下最鲜活的资料。

    “从这项调研中可以看到,平台提供的各种数字化工具提高了他们与消费者的沟通效率和质量,如借助数字技术,“无声骑手”和普通骑手之间的运单效率差距就能缩小三分之一。”在罗卫东看来,技术赋能下,从平台到政府相关部门,在关怀新就业群体,推进有温度的城市治理方面,还大有可为。

    如今,杭州有越来越多像小哥服务驿站、骑手之家、暖新公寓、爱新基金等创新举措;不少社区还推出了针对新就业群体的特惠食堂,不仅开放时间长且价格实惠,确保他们能享用安心餐食……一系列有人情味儿的服务举措,让杭州“人文之城”“品质之城”的气质更加凸显。

    但不可否认,由于目前相关行业规范尚不完善,新就业群体与大平台企业之间存在提成争议、判罚争议等情况还时有发生。

    罗卫东认为,接下来,通过平台企业与政府联手建立职业等级认证等方式拓宽新就业群体的职业发展通道,成立相关行业协会,明确行业规范,提升行业从业者整体素质等,也应及早纳入新就业群体的城市治理议程中。

    “社会给予新就业群体种种美好与善意,他们也必定将这份温暖传递给千家万户,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对于这些奔忙于城市街头巷尾的身影,罗卫东期待,城市治理能涌现更多“小哥码”式的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创新,让每个社会细胞都在有序运行中感受“稳稳的幸福”。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聚焦2025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