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如何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主体如何不断“强筋壮骨”?进入两会时间,这一话题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台盟浙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陶骏认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紧密融合,能让科技成果更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的新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陶骏 受访者供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在众多关键词中,“梯度培育”最令陶骏印象深刻。他认为,梯度培育并非简单的政策叠加,而是政府基于企业成长规律的分阶段设计。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兼顾国家战略需求。通过梯度划分,政府可精准识别企业薄弱环节。比如,对初创期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对“小巨人”企业强化数字化服务能力,对单项冠军企业推动技术辐射。这避免了资源错配,使财政投入更加聚焦于创新链的“卡脖子”环节。“通过动态评估、分类施策,企业得以在专业化路径上持续突破,形成‘雁阵式’创新集群。”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陶骏以花西子科创中心为例展开调研——这是他首次调研化妆品企业,在他看来,这一趟“收获颇丰”。
在科创中心,陶骏查看了花西子专门开发的一套“全息AI感官系统”。在获得志愿者授权的前提下,这套系统可以通过监测志愿者的脑电波、眼动、微表情、包括肢体语言等诸多行为,实现对“产品感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记者 陈颖 摄
“现在企业在研发投入上占比多少?”“哪些设备已实现国产替代?”在与花西子母公司宜格集团首席科学家李慧良的面对面交流中,陶骏详细询问了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情况。
李慧良介绍,花西子早在2020年就开始大力投入研发,建成模拟四季气候的气候模拟实验室、海浪模拟实验室等,开展有关中国特色植物与矿物原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这让陶骏不由得感慨:“没想到,化妆品企业也能进行基础性研究。在科技创新的助推下,‘美丽经济’越来越有奔头。”
记者 陈颖 摄
调研中,浙江省药监局药品稽查专员斯曼青介绍,目前浙江美妆经济蓬勃发展,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以杭州、湖州为核心的中高端护肤品制造集聚地;以金华义乌为核心的出口彩妆制造集聚地;以绍兴为核心的化妆品原料、包材制造集聚地,“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化妆品生产企业数已位居全国第二。”
陶骏认为,“像花西子等一批浙江美妆企业通过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与市场接轨,同时立足东方美学和国潮,做了大量的尝试,把我们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进了产品里,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开拓出了海外市场,这都是浙江美妆企业很好的尝试。”
看到美妆企业“成长”的同时,陶骏也在关注美妆企业成长的烦恼。
“发展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高校人才培养未能快速匹配化妆品企业研发诉求,制约化妆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化妆品制造业与化学原料制造属同一级别,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考虑相应调整化妆品归类。”
……
陶骏表示,今年两会,他将围绕民营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建言献策。相信经过企业和政府携手努力,这些“成长中的烦恼”都会得到解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