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晚潮|写生西湖名人之苏小小:一个文学与文化的符号

    潮新闻 葳蕤陈风2025-03-04 06:28全网传播量7163
    00:00
    00:00
    01西泠桥是杭州西湖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桥,位于栖霞岭与孤山之间,连接孤山路和北山街,周边有慕才亭和苏小小墓等人文景点。
    02苏小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形象,以才貌双全和追求自由著称,其墓位于西泠桥畔,成为西湖边重要的人文遗迹,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和游客前来凭吊。
    03乾隆皇帝曾亲谒苏小墓,并写下诗句,使祭奠变得庄严和有仪式感,进一步提升了苏小小墓的文化地位。
    04苏小小的故事影响了华夏文化的历史脉络,成为文学与文化的符号,每个时代都有人把她当做梦中情人。
    05李敖曾表示愿埋骨西湖与苏小小作伴,体现了苏小小在文化名人心中的地位,也证明了其文化的深远影响。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西泠桥,曾经是诗人笔下“西村唤渡处”“船向西泠佳处寻”的古渡口。架桥后,明代陈贽有诗云:“东风客每携壶过,落日人还唤渡无?”

    西泠桥。

    这座古色古香的环洞石拱桥,位于栖霞岭与孤山之间,一头连着写满了唐诗宋词和人间烟火的孤山路,相接白堤,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游人站在熙攘的断桥上,没有等到那场意象中的雪,却陷入了一个充满浪漫和悲剧色彩的千年传说;另一头连着北山街和灵隐路,路尽头的灵秀山水中有绵延了近1700年香火的佛国世界禅意天堂,到杭州的游人大都会去静听一段梵音而常常出现道路拥堵。

    栖霞岭。

    孤山雪景。因为久违,所以珍藏。

    楼外楼上眺望西湖三岛。

    孤山路“光华复旦”牌坊。

    就在这桥畔,有一座六角攒尖顶亭子,叫“慕才亭”,列西湖十大名亭前四位。亭内是被誉为“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的苏小小墓,金色圆丘形顶,引游人驻足。

    西泠桥,满载游客的WE1314路中意巴士从慕才亭旁经过。

    标志性的苏小小墓。

    历史的厚重感凝结在这片充满鲜活灵动的土地上,古往今来有名气和没有名气的众多诗人、文学家,诸如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权德舆 、李商隐 、温庭筠、苏东坡、杨维桢、袁宏道、徐渭、朱彝尊、庄著、张岱、曹聚仁等等的作品里,均出现了苏小小才貌双全的佳人形象。

    余秋雨不止一次地在他的作品里提及苏小小:这位名妓的传奇故事,让一些饱学之士在咏西湖的诗作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苏东坡、岳飞放在这位姑娘后面……又说,不管愿意不愿意,这位妓女的资格,要比上述几位名人都老。

    孤山东麓。

    假日西湖。远望对岸游人如织。

    杨柳依依,春晓也白堤。

    北山街眺望断桥。

    苏小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经典形象,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武帝萧衍时期(502—549)文学家徐陵编纂的一部诗歌总集《玉台新咏》中的一首《钱塘苏小诗》:“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

    经过两百年的沉寂后,她竟然火了,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天下诗人们的梦中女神。中唐时期,文人骚客从徐陵的诗篇中,发现了苏小小身上有一种世俗少见的东西,那就是追求自由的情操。于是,建立在文学想象中的妙龄女子,随着时间推移,演变成了多情坚贞才貌俱佳的钱塘歌妓。后来,连九五至尊的帝王也垂青苏小小。

    传说乾隆四十九年(1784),爱新觉罗·弘历皇帝第六次南巡,至西泠桥亲谒苏小墓,并写下“堤傍三尺堆黄土,闻道其人亦姓苏”诗句。皇恩浩荡,使祭奠变得庄严和有仪式感,苏小小墓也因此成为了西湖边一处重要的人文遗迹,人们也开始有了稳固的共同记忆。

    苏小小选择青楼,如脚下的莲藕选择沉积的湖底,虽出污泥而不染。

    慕才亭楹联正文对照

    她坚守本心,不图虚荣,寻找自由和真正的爱情,拒绝富家子弟追求,却慷慨接济穷书生赶考;她温婉大方、能书善诗,活得肆意洒脱,关注生命质量与自身价值,在人前总是展现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她一生不负山水,懂得真正想要的生活,“生于西泠,死于西泠,葬于西泠,恕不负我苏小小山水之癖”是这位钱塘美人的夙愿。因而,杭州百姓几乎无人不晓在这座城市最风景的地方有着苏小小的一席埋香之地。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慕才亭成为一处热门旅游景点。一位年轻妈妈给孩子讲苏小小故事,并合影留念。

    难怪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战斗中”的李敖,愿埋骨西湖与苏小小作伴了。那是2000年3月,我任组长的海峡两岸交流小组应邀访问祖国宝岛,18天的行程中有采访李敖的安排。

    作者在台北圆山大饭店用膳后留影。

    台北圆山大饭店全貌。

    我们一行按约定来到其台北敦化南路金兰大厦12楼寓所,在偌大的书房里开启了我们之间的谈话。李敖直白、率性,语速极快,且心情不错。我们的采访在热烈、轻松且广泛的话题中进行,原本约定两小时的会见一直延长到了整个下午。

    李敖正在其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一书上签名,赠送作者。

    他说,他喜欢杭州,西湖有天堂的感觉。一生嗜书如命的他想把自己的书房搬到西湖边,最好把自己的坟地放在苏小小墓旁边。

    红色哈灵顿夹克,李敖穿了20多年,成为他出席重要场合的标志。

    当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李敖先生,已经离开我们7年了。他以其才华和傲骨著称于世,一个永远值得敬仰的人。

    苏小小,虽然只活了19个春秋,却以短暂的人生影响着华夏文化的历史脉络。在其去世后的1500多年间,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人把她当做梦中情人。今天的文化名人们也似乎毫不掩饰对她的一往情深。

    她的故事,就像一个梦。史书是否记载其生平及相关事宜,已不再重要。苏小小,这名字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文学与文化的符号。

    西泠桥畔寸土寸金,现与苏小小一西一东作邻的,惟有宋义士武松和巾帼英雄秋瑾。

    秋瑾像。

    武松墓。

    熙来攘往的西泠桥。

    (图片除出现本人外,均由作者拍摄)

    2025年3月4日草于西溪云心阁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相关新闻
    晚潮|写生西湖名人之岳飞:英雄的书法造诣
    晚潮|写生西湖名人之于谦:他的一生与杭州紧紧相连
    晚潮|写生西湖名人之钱镠:一代雄主与艳称千古
    晚潮|写生西湖名人之鲁迅:诗人战士与民族魂
    晚潮|写生西湖名人之白居易:山水功臣兼着宣传大使
    晚潮|写生西湖名人之苏东坡:坎坷人生却活出诗与远方
    晚潮|写生西湖名人之林和靖:梅妻鹤子的情怀与情长
    晚潮|写生西湖名人之李清照:一代词宗的人格高峰
    晚潮|写生西湖名人之苏曼殊:一代诗僧的传奇人生
    晚潮|写生西湖名人之李叔同:与众不同的精彩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