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电极片需贴紧皮肤,跟着语音提示操作,别紧张!”“01、02、03……按压频率保持每分钟100-120次,注意手臂垂直用力!”……3月的第一个周末,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公寓雅正养成中心内,已经持有救护员证2年的学生陆晓菲正指导大一学生进行心脏骤停模拟救援。据悉,这是她第三次以“学生助教”的身份参与急救培训。
现场,4组人体模型整齐排列,16名新生在1名教师和4位持证学生指导下,依次完成心肺复苏、创伤包扎、气道异物处理等科目训练。
本次培训的主讲教师告诉记者,这是该校公寓楼内急救小分队的新学期“第一练”。在主讲老师的指导下,持有救护员证的高年级学生化身“急救讲师”,分小组手把手教新生进行创伤处理、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等技能训练。“夹板长度需超过伤处上下关节,绷带缠绕要松紧适度。”英语2303班汤一涵正指导学弟学妹骨折固定。她说,通过“传帮带”形式,既能巩固自身技能,也能结合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帮助学弟学妹们更快掌握。
“急救技能是一项学生终身受益的技能。”该校学生工作部负责人表示,针对高职院校特点,该校重点培育“校园救护师”和“学生宣讲队”两支队伍,目前70余名教师获三级红十字救护师认证,300余名学生持证成为急救骨干。通过“大一新生全员考证、大二强化实战演练、大三对接职业需求开展专项培训”的培训模式,2024级新生急救证书持证率已达90.17%。针对学生集中的寝室楼,目前每个寝室楼都组建了一支由具备救护员或救护师资质的驻楼辅导员为核心,选拔该楼内技能过硬的持证学生组成的急救小分队,负责应对学生公寓内发生的应急事件。学校还开发了“急救微证书”,学生参与培训、志愿服务均可兑换学分。近三年来累计开展急救演练600余场,与红十字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大型综合演练10余场,有效提升校园应急处突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