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直播间的友友们:我们现在正在安吉余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接下来我们将和讲解员陈老师一起,带大家云游余村。”近日,十余名身着“湖师青年”标识的年轻人到达安吉余村,在绿水青山间架起直播设备,带大家云游余村,感受乡村变化与发展。这种轻松的直播互动方式,让镜头前的弹幕如溪流般滚动。
“这是由过去的垃圾处理站改造而成的乡音小馆,大家可以来这畅饮畅聊。”大学生主播徐蓉、马欣宇首次担任主播,紧张中仍热切地和直播间的朋友介绍着眼前的“打卡点”。他们走进国漫茶咖店里,介绍起了店里的各类国漫形象;又上楼拐到二楼的图书馆,向讲解员了解零碳设计的巧思。
主播们走走停停,说起了余村过去与当下的大变样。在灵感便利店里,主播们把话筒转向负责人,介绍起了灵感便利店的各种创意活动。在与余农场里,主理人带着大学生们转了一圈,分享了父辈创业和自己大学毕业后创业的故事,吸引了现场和直播间的学生纷纷询问返乡创业政策,渴望将这份“绿色机遇”带回校园。
行至文化礼堂,泛黄的旧报纸、升高的经济曲线图与实时更新的直播数据形成鲜明对比。当大石碑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色大字出现在镜头中,讲解员讲述起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蜕变:关停矿山后,村集体收入从300万元锐减至20万元,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竹制品深加工等产业,2024年已突破2000万元。
“这次云游让我看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安吉本地人的徐蓉感慨道。直播尾声,大家坐在了宣讲房间里,聊起了感受。
宣讲团成员顾学明的发言引发共鸣:“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点石成金到点绿成金,余村的发展,今天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旁的岳田馨诺发言:“在现场听到灵感便利店、与余农场主理人的介绍,看到了年轻人回乡创业给乡村带来的活力,也让我们这些年轻人看到了新的可能性。”……就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这场1.5小时的直播累计吸引3.1万人次观看。“余村是第一站,之后我们会选取大学生感兴趣的点位,继续带着大家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龚思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