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合院式始建于晚清,占地面积近970平方米,在老海盐最繁华地方,有一座隐藏的“老宅门”。这里曾是海盐书画世家任氏祖居,这就是县城杨家弄9号的任宅,也是西泠印社社员、篆刻家任小田的故居。记者从武原街道(城投集团)了解到,在海盐古城复兴中,这座历经百余年风雨的老宅终于迎来“新生”。近日,记者有幸进入老宅一睹其“新”貌。
任小田自幼受家学熏陶,少时即学篆刻。18岁学医,20岁赴沪亲聆篆刻大师吴昌硕教诲。从此专攻“浙派”,形成工整中富变化、严谨中见活泼的风格。1962年加入西泠印社。部分作品收入《浙江篆刻选》。
2002年11月,任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任宅作为古城复兴—杨家弄区块配套设施项目之一,整个修缮工程已完成约93%,预计4月中旬将全面竣工。此次修缮不只是一座古宅的简单修复,更是展示和传播海盐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站在任宅大门口,一眼望去,建筑错落有致。显然,这座古宅是按中轴线而设计的,比例得当,体现了海盐地区清代晚期楼厅建筑的特点。
步入宅内,只见经过精心的清洗与修缮,任宅恢复了它原有的古朴色泽,青砖黛瓦,飞檐翘角,花格门窗,十分典雅。
在现场,施工人员马廷龙正专注地对花格门进行磨砂处理,只见他手法娴熟,每挥动一次刷子,都让花格门朝着“文物”的原始面貌更进一步。“仿古处理的工艺非常繁琐,有清洗、高温加工、碳化、二次仿古等流程,3个小时都磨不完一扇窗。”马廷龙告诉记者,希望经过他们的努力,把任宅逐渐恢复到晚清时期的风貌。
“我们团队配有石匠、木匠、瓦匠、水电工等,共35位专业人员,都是从金华、绍兴那边聘请过来的,他们长期从事古建筑修缮工作,经验非常丰富。”项目负责人汤国权表示。
据悉,因年久失修,任宅存在房屋破损、原有格局被破坏等情况,为消除建筑安全隐患,保护历史遗存,武原街道(城投集团)坚持围绕原形制、原结构、原工艺等进行修缮。修缮完后,将作为文化传播的阵地,举办各类展览,为文化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
除了任宅,古城复兴—杨家弄区块改造建设项目(原人社局)也即将完工。
在古城复兴—杨家弄区块改造建设项目(原人社局)施工现场,工人正在进行最后的绿化施工。
据了解,改造总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目前已进入施工收尾阶段,计划3月上旬全面完工。
据悉,杨家弄改造主要分书香文化区、水巷艺术区、文化文创区、休闲烟火区、公共服务配套区等七大区块。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余华文学IP,在书香艺术区、水巷艺术区打造以文学为底色的阅读、创作、研学体验区。
古城复兴城市区域范围东至滨海大道、南至环城南路、西至百尺路、北至枣园路。以绮园为“核”,以护城河为“脉”,重点对杨家弄、护城河等片区进行打造,旨在形成集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特色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力城区
“让盐嘉塘流光溢彩,将杨家弄的书香气与八园景区交相映辉,打造游廊拾趣护城河,将油厂弄、天宁寺、杨家弄、八园争艳、望吴门、靖海门遗址、鱼鳞石塘、钱塘海潮等特色串联成轴,复兴一条生机勃勃的盐嘉文化展示轴。随着海盐古城复兴项目的逐步开展,它们正以崭新的姿态,重现往日厚重的文化底蕴。”武原街道(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