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镇里多搞文化活动,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才有滋味。”“我们村的路太窄了,能否拓宽点,方便出行?”“阆风文化、牡蛎文化、双山美景可以多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近年来,西店镇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创新打造“特色进站日”,推动人大代表履职阵地前移、服务下沉,将代表联络站打造成群众身边的“民意直通车”,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径。
西店镇人大紧扣群众“急难愁盼”,整合政府各工作岗、企服中心、社情民意联谊会、泥融飞燕公益社工服务中心等20个部门资源,建成集民意收集、矛盾调处、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民•企服务中心”。中心以代表联络站为依托,构建法务咨询服务站、社会矛盾调解服务站、工会驿站、民营企业服务联络站等六大服务平台,创新推行“特色进站日”制度,每日组织人大代表联合“老娘舅”、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力量驻站服务,形成“代表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每周邀请“老娘舅”、社工等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些基层调解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化身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通过“坐诊+巡诊”相结合,将调解室延伸到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对于简单纠纷当场调处,复杂问题联合人大代表、轮值人大代表等共同会商,实现“小事不出站、矛盾不上交”。
聚焦辖区企业多、外来人口多的实际,西店镇人大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进驻代表联络站,“点对点”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合规体检、风险防范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合同纠纷、劳资矛盾等问题,推出《小微企业劳动用工风险防控西店专版》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同步建立“代表轮值”制度,将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和184名社情民意联络员编组排班,每天安排2名代表和3名社情民意联络员联合接访,通过“群众点单、代表派单、部门接单、督查跟单”闭环机制,推动口袋公园与公共停车位建设、农村道路拓宽等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群众满意率达100%。
在“特色进站日”和代表轮值制度的推动下,西店镇的代表联络站成为了群众心中的“热闹站”。2024年人大代表共进站700余人次,接待群众1300余人,收集到各类社情民意865件,其中90%以上得到了较好地解决。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才能让人大工作更接地气、更得民心。”西店镇人大主席王品富表示,将持续深化“特色进站日”品牌建设,进一步拓宽民意收集渠道,邀请各个村的村干部进联络站,集中反映村内民生事项,把联络站建成民生议事厅、民主实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