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八旬老人的“没想到”

潮新闻 见习记者 蓝昕宇 通讯员 富法2025-03-03 01:33全网传播量412
00:00
00:00
01八旬老人赵某历经5年成功追回10万元借款。2013年,张某向赵某借款10万开公司,后公司破产拒不归还。2019年4月,法院判决支持赵某诉求,但张某一直未还钱且下落不明。执行法官马啸通过多方努力,不久前成功控制张某并促其全额还款。
02执行法官马啸在张某“消失”后,持续进行调查和布控,利用“熟人网络”查找张某下落,并对其名下财产进行全面查控,虽一度陷入僵局但未放弃。
03张某被带至法院后仍试图分期付款,其兄带2万现金至法院要求代为履行。执行法官马啸通过“软硬兼施”,最终使张某同意全额还款,10万元案款迅速到账。
04赵某在追债过程中情绪激动,表示这是自己的养老钱,对张某的信任被辜负。案件的成功执行,不仅维护了法律尊严,也体现了司法为民的宗旨。
05张某在面临强制执行和法律压力后,最终放弃分期支付的念头,全额履行了法院判决,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法官,我真的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还能拿到这笔钱……”近日,八旬老人赵某给执行法官马啸打来了电话,声音哽咽。这是一起欠款纠纷,在经历了漫长的5年等待后,八旬老人终于拿到了执行款,了却了多年的心事。

“我是因为信任他呀……”

时间回溯到2013年,被执行人张某离开家乡去S市开了一家批发部,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批发部的生意越做越大,他萌生了开一家公司的想法,但由于资金不够,他向S市的朋友们开口借了钱,赵某就是其中一位。

在赵某的印象中,张某这个后生肯吃苦、人缘好、情商高,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于是就借了10万元给张某。

公司开了起来,但借出的钱,却迟迟没有归还的消息。在赵某一次次催讨,张某坦言自己的公司因经营不善,已申请破产,“我现在也没钱还你”张某开始耍赖。

多次催讨无果后,赵某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2019年4月,案子开庭,法庭上,赵某情绪激动地表示:“我是因为信任他,才把钱借给他的呀,这可是我的养老钱……”

法院判决支持了赵某的诉讼请求,但张某一直没有还钱。无奈之下,赵某申请了强制执行。

“消失”的张某

“这并不是一件复杂的案件,但执行过程却是一波三折。” 马啸告诉记者,电话不接、住处难寻,消失的张某曾一度让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为了尽快兑现赵某的合法权益,马啸和其他执行干警轮番上门调查,一边召集村里的网格员,利用“熟人网络”多方查找,“大家有张某的下落马上联系我,他欠了一个80多岁的老人10万元,这可是人家的养老钱,大家一起帮帮忙。”

另一方面,对张某名下银行存款、网络资金、车辆、不动产等信息进行全面查控……但均未能查询到张某的下落及资产线索,只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案件终本”并不意味放弃,此后的几年里,在富阳法院的集中执行活动中,张某家成了马啸的必去之地。同时,马啸也始终保持着与公安部门的联动布控。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方努力,不久前,公安机关传来好消息:被执行人张某被成功控制!

终于到账的10万元

张某被带至法院后,仍以无稳定收入为由,提出与赵某协商分期付款。在张某的授意下,他的哥哥拿着2万元现金赶至法院,要求代为履行,希望法院可以放了张某。

随后,马啸打电话征求赵某的意见,电话那头,是八旬老人苍老、哽咽的声音“我找了他整整5年,好不容易抓到了,如果今天不全额履行,估计很难再找他了。我相信法院,一定能还我一个公道。”

富阳法院执行局中,张某衣着得体,多年的执行工作直觉告诉马啸,“张某一定能拿出钱来!”

“赵某那么大年纪,当年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你”“最后给你十分钟,凑不到钱就送拘留所了。”执行局内,马啸“软硬兼施”,一边准备送拘材料,一边给张某释法说理。

终于,在经历了数小时的谈话后,张某的心理防线全面瓦解,不再坚持分期支付,同意立刻打电话给在门口等消息的哥哥,将全部案款汇入法院账户。十分钟后,10万元到达法院账户。


“转载请注明出处”